• 索引号
  • 11500243756248065K/2024-00009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体裁分类
  • 互动交流
  • 发布机构
  • 彭水县连湖镇
  • 成文日期
  • 2024-03-25
  • 发布日期
  • 2024-03-25
  • 标题
  • 重庆出台方案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后科普教育
  • 发文字号
  • 有 效 性
语音播报
分享:
字号 :

3月19日,记者了解到,市教委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重庆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最基本的、必备的项目,每周至少要有一节课后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类的科学教育内容。

力争2024年科学副校长覆盖率达到100%

按照《方案》,我市将通过3—5年努力,明显提升全市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增强科学教师能力,改善学校科学教育硬件条件等。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市将实施校内科学教育质量提升,校外科学教育资源整合,实施科学教育改革衔接等专项行动。

其中,在实施校内科学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中,《方案》对保证课程时间、创新教学方式等明确了重点任务。

“以校内科学教育课程时间为例,要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最基本的、必备的项目,每周至少一节课后服务内容为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等科学教育内容。”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创新教学方式方面,将评选500个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优秀作业设计,遴选建设400节市级科学学科精品课程、300节市级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力争建设150节国家级科学学科精品课程、50节国家级实验教学精品课程。

同时,在岗位结构比例内评定100名正高级职称中小学科学教师,1500名高级职称中小学科学教师,建设10个中小学科学教师名师工作室,遴选100名中小学科学教师名师工作室学员。

“各中小学要由校领导或聘任专家学者担任科学副校长,力争2024年科学副校长覆盖率达到100%。”该负责人表示,各中小学原则上至少设立1名科技辅导员、至少结对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机构(馆所、基地、园区、企业等)。

竞赛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

如何利用好校外科学教育资源?《方案》提出,我市将实施校外科学教育资源整合行动。比如,用好科研资源,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依托重庆市青少年创新学院,实施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每年选拔400余名学有余力高中学生、300余名学有所长的初中学生进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等机构,在科研导师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实现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常态化、制度化。

“我们还要用好校外场所,鼓励各有关部门、单位建立科普专家团队,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课程和项目,届时,将遴选100门科普研学精品课程和50条科普研学精品线路。”该负责人称。

《方案》还明确,将科技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实施全流程监管。同时,严格竞赛管理,指导中小学生理性选择参加“白名单”竞赛。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迫、诱导任何学校、学生或家长参加竞赛活动。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

探索将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中考考试内容

“我们还将从实施科技项目、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实施科学教育改革衔接专项行动。”该负责人说,具体而言,将实施“院士专家科普校园行”“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等重点项目。持续举办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重庆市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编程大赛、青少年STEAM科创大赛等品牌赛事。

评选建设一批科技特色高中,探索在拔尖创新人才甄别、选拔和培养方面先行先试。加强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将学校实验课开设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探索将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中考考试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将加快建设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示范)区、实验(示范)校和示范性基地。持续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每年评选市长奖10人。举办中小学科技节活动,宣传选树200名小科学家、小发明家和科技小能手。遴选建设普通高中科学类精品选修课程50节、科学类优秀学生社团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