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山镇简介
日期:2023-03-27 来源:彭水县郁山镇
语音播报
分享:
字号 :

郁山镇位于彭水县东北部,东连黔江区沙坝乡,南接走马乡,西临芦塘乡,北靠联合乡,距县主城37千米。全镇辖区面积149.6平方千米,辖11个村,4个社区,78个村民小组,建成区面积2.8平方千米;辖18个党组织

一、历史底蕴

5000年前,本地濮人(苗族祖先)发现了伏牛山天然盐泉,遂取水提盐,开始了郁山五千年的风雨历程。夏商至春秋时期,郁山为巴国重要经济命脉,战国时期,郁山以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为群雄所觑,先后为楚、秦所掠,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置涪陵县,治郁山;三国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设涪陵郡;南北朝北周武帝保定四年(公元564年)置奉州,十年后改为黔州;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置彭水县;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黔州;宋嘉定元年(公元1228年),因“盐泉流白玉”而置玉山镇;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因避讳(代宗朱祁钰即位)更名为郁山镇;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置黔彭军民厅,辖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四县。自宋嘉定元年置玉山镇至今,建制镇历史长达785年,自西汉建元元年涪陵县建城至今长达2153年,千年古镇名副其实。

二、文化底蕴

郁山因盐兴镇,5余年的盐业开发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郁山文化,是“黔中文化”的发祥地。在长期作为区域政治、经济中心的漫长历史进程中,郁山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融合、提炼,已深深地固化在以郁山为中心的广泛区域内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衍生出了盐丹文化、城镇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一系列文化种类。  

(一)盐丹文化:经过漫长的盐丹开发史,盐井挖掘、保护,卤水采集、提炼,盐水浓缩、蒸煮,食盐包装、运输,丹砂炼制、呈贡,这一整套的制盐炼丹技术和工艺促使郁山形成了完整的盐丹产业链。同时,炼盐工具制造技术和盐泉保健功能研究,也为盐丹文化增色不少,留下了许多与盐丹有关的遗迹遗址和优美的传说故事。盐业的发展,带动了郁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兴起,尤其是商贸、煤炭、运输、饮食、制造、建筑等产业,同时促成了城镇的兴起和发展,使各种文化相继产生。  

(二)城镇文化:在长期作为区域行政、经济、文化中心的特殊氛围中,在历代文人墨客(宋代黄庭坚受贬居郁山)和开明政务(民国时期贺龙驻军郁山)的推动下,郁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镇文化。在说唱表演艺术方面,产生了郁山花灯、渔鼓筒、川戏坐唱和大院说书等新的艺术形式。在文学艺术方面,黄庭坚谪居郁山期间,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他在郁山(当时称黔州)所写《竹枝词》中那“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名句,尤为众所乐诵;而唐朝文学大师柳宗元根据黔州的趣闻所作《黔之驴》,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在大师的熏染下,郁山崇尚文学之风尤甚,历代著书立说者甚众。郁山文学、书法、美术、摄影等艺术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在群众性体育活动方面,更是兴起了以武术(曾被授予全国武术之乡称号)、端午龙舟竞渡(曾被授予省、地级龙舟之乡的称号)、元宵花灯狮舞为代表的群众参与性极强的体育项目。  

(三)饮食文化:在盐业的推动下,城镇商业,尤其是饮食业迅猛发展,形成了以特色食品的生产、制作为主要内容的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产生于清嘉庆年间的郁山擀酥薄皮厚馅,酥脆香软,食而不腻,曾为皇室贡品;产生于清乾隆年间的郁山晶丝苕粉,晶莹剔透,滑软爽口,蜚声南北;鸡豆花、三香、都卷子、糯米糍粑等更是美名远播的地方食品,深受本地民众和过往客商的青睐。  

(四)建筑文化:盐业经济的强大支撑,使郁山为中心的大片区域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建筑风格。雕梁画栋的四合院,匠心独运的土家大院,别具风情苗家吊脚楼,封火墙高耸的石街,尤以“九宫十八庙”为代表。木构的瓦房,雕花的窗棂,石雕柱础,花园古井,穿逗图纹,奇檐翘拱,古朴气息,扑面而来。  

(五)民俗文化:多民族长期共同生活,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创造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以土家“摆手舞”、苗家“采花山”和市井“盐客调”为代表的民族歌舞,千百年流传不衰的苗家民歌和土寨山歌,具有鲜明特色的苗族、土家族服饰,婚嫁、寿庆、丧葬、祭祀仪式,生产生活用品,构成了典型的郁山民俗文化。

(六)文物遗址:郁山镇范围内现已发现文物点 108处,其中按类别分有古遗址24处、古墓葬58处、古建筑18处、石窟寺及石刻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处;按时代分有商周时期1处、汉至六朝时期30处、唐宋时期7处、明清时期66处、民国时期2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2处。目前有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滑石板老街古建筑群1个。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郁山镇现有市级非遗项目4项,郁山古法制盐技艺、郁山孝歌、郁山鸡豆花制作技艺、郁山擀酥饼制作技艺。县级非遗名录有郁山三香、郁山烧白、郁山晶丝苕粉、郁山竹编技艺、郁山古法制盐盐灶制作技艺、朱砂三人花灯、馇菜饭制作技艺、郁山年画、郁山龙舟和渔鼓筒10项。

三、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郁山镇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主抓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在全镇建立了4000亩以上红薯高产示范片,辐射周围14个村,每年种植高淀粉红薯3.2万亩左右,红薯总产量10万吨左右,产值5400余万元,带动38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二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镇现有专业合作社60个、种植大户24户、养殖大户28户、从事红薯加工的企业和个人200余家,有效推进了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自然延伸。三是坚持多产业共同发展。在大力发展红薯产业的基础上,扶持发展黄精、花椒、油茶、李子等产业,进一步丰富产业类型。四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各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现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加工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