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府发〔2021〕16号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有关单位: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1年5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4月
目 录
第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根据《中共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委关于制定彭水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战略意图、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十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路线,是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按照党的十九大“两步走”战略安排,推动我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一章 “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县发展环境和条件都有新的变化,要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基础,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准前行方向,把握发展主动权。
第一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彭水大地上这条主线,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八项行动计划”,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建设“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四大愿景,立足“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推动彭水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聚焦深度贫困和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落实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集团帮扶、市内区县对口帮扶,积极开展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保障等扶贫行动,实现每个脱贫村有一个支柱产业,“产业村长”引领产业扶贫纳入全市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库推广,就业创业服务评价连续四年居渝东南第1位,义务教育阶段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贫困人口住院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全面消除农村C、D级危房,累计搬迁贫困人口14207人,易地扶贫搬迁“五个强化”“七步工作法”等经验在全国全市推广,被评为全国“十三五”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全县115个贫困村全部销号,27772户贫困户112680名贫困人口脱贫,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5亿元,跃居渝东南第3位,人均GDP超过5万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三次产业比从2015年的19.1:42.1:38.8调整为2020年的15.1:32.6:52.3,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生态产业加快发展。健康食品、特色轻工、清洁能源等生态工业集群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中药材加工、苗医苗药等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加快培育。生态旅游业实现量与质的飞跃,全县年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达150亿元,阿依河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并荣获全国AAAAA级旅游景区品牌100强,摩围山被评为市级旅游度假区,蚩尤九黎城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成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红薯全产业链年收入达5.6亿元,烤烟产业年收入达5亿元,畜牧业年收入达17亿元。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老城、新城、蚩尤九黎城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老城减载2万余人,靛水大道建成通车,九黎城一期建成投用,城市人口增加到23.5万人。实施环卫保洁、绿化美化、灯饰亮化工程,初步建成生态特色宜居城市。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高,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8282公里,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6209处,农网电压合格率达99.8%,移动通信网络基站达5443个,农村水、电、路、讯、房等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更加彰显。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森林覆盖率较“十二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60.1%,林业产业获评全国突出贡献奖。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以上,大气环境质量居全市前3位。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境内河流均达到III类以上水质,城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水质指数排全市第1位。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污染源普查获评全国先进。
民生福祉全面增强。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义务教育巩固率上升到98%。县城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半小时文化圈基本形成,建成乡村体育场地、运动设施200余个。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集团化管理改革被评为全国十大医改优秀案例,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100%。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果,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社会保障更加有力。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在全市率先推进市场监管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获得人力资源部表彰,社会信用建设位居渝东南前列,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成功引进多家上市企业来彭投资,落地企业贡献税收14亿元,工业园区平台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民主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成效明显,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
当前全县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部群众精神面貌持续向上,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栏1“十三五”规划主要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表 |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指标 属性 |
“十三五” 目标 |
“十三五” 完成 |
1 |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 |
% |
预期性 |
8 |
8.3 |
2 |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
% |
预期性 |
10 |
10.8 |
3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预期性 |
14 |
14.1 |
一、创新发展 | |||||
4 |
旅游综合收入 |
亿元 |
预期性 |
135 |
144 |
5 |
互联网普及率 |
% |
预期性 |
80 |
81 |
6 |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预期性 |
【600】 |
【625】 |
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预期性 |
79 |
111 |
二、协调发展 | |||||
8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 |
预期性 |
30 |
30.3 |
9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
|
预期性 |
2.5:1 |
2.5:1 |
10 |
公路通车里程 |
公里 |
预期性 |
5200 |
8233 |
11 |
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 |
% |
预期性 |
100 |
100 |
12 |
供电可靠率 |
% |
预期性 |
99 |
99.9 |
三、绿色发展 | |||||
13 |
森林覆盖率 |
% |
约束性 |
≥60 |
60.1 |
14 |
森林蓄积量 |
万立方米 |
约束性 |
900 |
910 |
15 |
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 |
约束性 |
≥95 |
96 |
16 |
县城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 |
% |
约束性 |
【10】 |
【10】 |
17 |
乌江干流水质 |
类 |
约束性 |
Ⅲ |
Ⅲ |
18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 |
% |
约束性 |
【10】 |
【10】 |
19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 |
% |
约束性 |
完成市级下达目标 |
完成市级下达目标 |
20 |
净增建设用地总量 |
公顷 |
约束性 |
900 |
900 |
四、开放发展 | |||||
21 |
进出口总额 |
万美元 |
预期性 |
【5000】 |
【1390】 |
22 |
实际利用内资 |
亿元 |
预期性 |
【300】 |
【300】 |
五、共享发展 | |||||
23 |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
人 |
约束性 |
【60000】 |
【112680】 |
24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万人 |
预期性 |
【3】 |
【3】 |
25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年 |
约束性 |
10 |
10 |
26 |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
岁 |
预期性 |
75 |
76.1 |
27 |
城镇常住人口住房保障覆盖率 |
% |
约束性 |
20 |
20.7 |
28 |
群众安全感指数 |
% |
约束性 |
≥90 |
95 |
第二节 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必须未雨绸缪、妥善应对。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县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亟待解决,发展基础还不够牢固,产业发展水平亟需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存在短板,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存在,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社会治理有待加强,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党中央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为彭水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大数据、智能化战略深入实施,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地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域内“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有利于彭水发挥处于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和武陵山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交汇点区位优势,推动全县生态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彭水被确定为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高铁、高速等对外大通道加快建设,有利于彭水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构建外畅内联的对外交通大通道网络格局。“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更加彰显,有利于助推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
谋划全县“十四五”发展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情,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确保彭水各项事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
第二章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动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落实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关于“发挥彭水渝鄂黔地区协同发展节点作用,建设民族地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重要的生态康养和休闲运动基地,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联动贵州道真、务川和沿河协同发展”功能布局,充分彰显“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高质量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高水平打造“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推动市域内“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县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全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章 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标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充分考虑彭水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支撑条件,明确彭水“十四五”发展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第一节 发展定位
加快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丰富拓展生态康养新业态,努力建设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高质量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高水平打造“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建设生态特色宜居城。按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目标,以推进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为契机,以乡村振兴、城市提升为主抓手,统筹推进老城、新城与蚩尤九黎城一体化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和产城景融合发展,充分展现自然美、彰显人文美,全县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建成“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按照“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目标,坚持“品牌引领、活动助推,全域建设、彭水特色”,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旅游发展品质,实现旅游业态更加优化、旅游设施更加配套、旅游文化更加丰富、旅游管理服务更加精细,县域旅游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县成果进一步巩固,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世界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
——建设生态产业发展区。按照“建设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加快构建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基础、以生态工业为支撑、以生态旅游业为纽带的生态产业体系,努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现提质增效,生态工业加快发展,生态康养、健康食品等供给更加优化。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按照“建设山清水秀美丽彭水”目标,全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积极培育绿色生产生活习惯,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融入日常生活。
第二节 主要目标
到2025年,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大突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左右。高效益生态产业体系构建成型,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产城景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取得新成效。
——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GDP年均增长7%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居民生活水平、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同步提高,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左右,R&D占GDP比重提升至1%左右,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域内“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走深走实。
——生态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世界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蚩尤九黎城、摩围山、阿依河、乌江画廊等精品景区的辐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0亿元。以清洁能源、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特色轻工、建材精深加工等为主体的生态工业提质增效,园区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达到50亿元/平方公里以上。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现优化发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五铁八高速一环线一江一机场”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辖区乌江干流水质优于Ⅲ类,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完成市级下达目标,健全“三线一单”环境管控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
——创造高品质生活取得新成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实现标准化,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实现与经济同步增长。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历史文化、苗族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进一步加强,城市人文内涵更加丰富,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文化强县建设迈出新步伐。
——治理效能达到新水平。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平安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展望二〇三五年,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形成以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和平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和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达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建成。文化强县、教育强县、人才强县、体育强县和健康彭水基本建成,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构筑,彭水的山更美、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十四五”末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域内“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全面建成,“世界苗乡·养心彭水” 享誉世界,建成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现代化新彭水。
专栏2“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指标 属性 | |
高质量发展 |
1 |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 |
8.3 |
7 |
预期性 |
2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美元) |
0.75 |
1 |
预期性 | |
3 |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8.5 |
11 |
预期性 | |
4 |
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 |
66.7 |
70 |
预期性 | |
5 |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 |
7 |
8 |
预期性 | |
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 |
10 |
9 |
预期性 | |
7 |
R&D占GDP比重(%) |
0.27 |
1 |
预期性 | |
产业体系 |
8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
45.4 |
80 |
预期性 |
9 |
园区工业用地产出强度(亿元/平方公里) |
36.4 |
50 |
预期性 | |
10 |
旅游综合收入(亿元) |
144 |
300 |
预期性 | |
11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52.3 |
55 |
预期性 | |
12 |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值(亿元) |
62.9 |
75 |
预期性 | |
生态建设 |
13 |
辖区乌江干流水质(类) |
Ⅲ |
Ⅲ |
约束性 |
14 |
森林覆盖率(%) |
60.1 |
65 |
约束性 | |
15 |
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96 |
≥96 |
约束性 | |
16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 |
市级 下达 |
约束性 | |
17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约束性 | ||
18 |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 |
100 |
100 |
约束性 | |
19 |
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 |
95 |
>98 |
预期性 | |
20 |
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9 |
100 |
约束性 | |
社会民生 |
21 |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
10 |
9 |
预期性 |
22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4 |
< 5.5 |
预期性 | |
23 |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2.1 |
3 |
预期性 | |
24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0 |
12 |
约束性 | |
25 |
普惠型幼儿园入园率(%) |
100 |
100 |
预期性 | |
26 |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 |
76.1 |
78 |
预期性 | |
27 |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 |
0.04 |
<0.025 |
约束性 |
第二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创新应用,加快培育创新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快促进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第四章 强化科技创新应用
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生态工业和新兴产业等领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产业加快发展。
第一节 以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智能转型,鼓励生态旅游、清洁能源、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特色轻工、建材精深加工等行业企业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升级,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积极培育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推动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更好地为彭水经济发展赋能。建设“智慧工业”,加快培育生态工业和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发展;建设“智慧旅游”,加强与腾讯公司战略合作,积极推出线上线下旅游新模式,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建设“智慧农业”,加快大数据、智慧气象等现代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建设“智慧服务业”,提高社区网格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智能水平。持续深化腾讯定点帮扶和电信、移动、联通战略合作,积极推进搬运帮家政服务基地建设,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加快建设国家生物医药科技研发实践基地,规划建设国家苗医苗药研究院,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发展。
第二节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应用
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在政务、民生、城市治理等领域深度应用,高水平建设智慧彭水,积极为县城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示范建设赋能。以行政服务、规划决策、司法建设、信用体系、国防动员等政务管理领域为重点,大力推进跨部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智能政务办公,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提升全县智慧政务水平。建成智慧园区信息化系统、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统、新城管廊数据管理中心、智慧城管综合执法平台、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系统、食品药品安全大数据监管系统、地质灾害防治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数字展览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等项目。升级改造全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全息化”警务大数据平台。构建智能防控、协同联动的立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系。
专栏3智能创新重点项目 |
创新基地。推动大数据中心、国家生物医药科技研发实践基地、苗医苗药研究院建设。 创新应用。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保、智慧林业、智慧文旅等工程。建成智慧园区信息化系统、智能水利监控系统、城市自来水厂智能信息平台、智慧河长系统、智慧照明中心、管廊数据管理中心、智慧城管综合执法平台、桥梁隧道结构状态监测安全预警系统、现代物流园智能物流大数据平台、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系统、智慧市场监管系统、地质灾害防治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安全生产大数据分析及综合类智能系统、数字展览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等项目。升级改造全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构建“全息化”警务大数据平台。 |
第五章 着力完善创新体系
围绕增加大数据智能化创新的源头供给,从关键共性技术、科技创新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强化部署,以数据为纽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系统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第一节 实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积极参与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坚持应用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市林科院等市级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协作,整合产学研用资源优势,联合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建立健全科研活动分类支持机制,发挥县级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大数据智能化领域重点研发项目建设,加大对智能化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主体创新活跃、创新协作高效的技术研发体系,力争在苗医苗药研发、食用菌培植、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领域取得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重大技术突破。
第二节 引进培育科技创新平台
强化科技支撑平台建设,以县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规划建设高水平大数据合作基地。在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加快完善布局一批研发及推广应用平台。围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对接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力引进市内外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优质科技资源,鼓励支持在彭设立分院、研发中心、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全方位、多层次为企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提供服务。
第三节 加大创新力量培育力度
鼓励企业积极组建或加入各类产业联盟,依托产业集群,共同创新,构建特色产业核心专利监测预警数据库,加强科技创新专利保护。建立人才引进目录,紧扣文化旅游、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及教育、医疗领域重点学科,加快引进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实施“彭水英才”计划,吸引更多人才来彭兴业。建设“招才引智—培育助推—安居乐业”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打造“线上数字化管理+线下贴身式服务”为一体的人才服务模式,落实好“高精尖缺”人才的政策待遇,完善子女配偶在落户、入学、就业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增强外来人才的文化认同感,营造爱才敬才用才新氛围。
第三篇 优化空间布局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推动市域内“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城乡发展格局,加快产城景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一心两带三片区六重点多节点”的城镇发展格局。
第六章 构建“一心两带三片区”城乡发展格局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化中心城区建设和乌江、郁江沿线高水平开发,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优化三大片区功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图1:彭水“一心两带三片区六重点多节点”空间布局示意图 |
第一节 做精做优中心城区
按照多功能组团一体化发展理念,以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为重点,高品质打造老城、新城、蚩尤九黎城“三城一体”中心城区,是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也是集中展现彭水历史文化、美丽山水、现代时尚、宜居宜业城市形象的核心载体。
强化老城“历史文脉之城”、新城“现代之城、未来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蚩尤九黎城“全国知名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差异定位和特色,高质量推进老城减载提质、新城建设提速、蚩尤九黎城扩容提韵,加快推动三城有机一体化发展,打造扩容提质的中心城区。深度做好产城景融合发展文章,着力完善升级城市科教文卫等综合服务功能,大力承接主城都市区功能延伸和辐射带动,整体提升以城市旅游、生态康养、休闲运动、高端商贸、文创设计、现代物流等业态为主的城市经济,建成全县的商贸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切实增强中心城区产业、人口、要素集聚能力,提升对园区和景区发展的带动作用。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集聚常住人口30万人,初步建成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强大、具有区域性影响的城市发展区。
第二节 做活做靓沿江生态发展示范带
坚持产城景融合发展理念,以乌江、郁江为轴,串联沿江城镇、园区、景区,以城旅、文旅、体旅、商旅、农旅融合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经济更具活力、生活更具魅力的乌江画廊生态旅游示范带、郁江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是联动“一心”、辐射“三片区”的产业和城镇化发展新阵地和人口集聚宜居带。
乌江画廊生态旅游示范带。实施乌江画廊品质提升行动,突出旅游业带动发展,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业态,创新举办“一节一赛”品牌活动,推动中心城区和高谷镇、万足镇、鹿角镇、善感乡、鞍子镇等依托乌江画廊和高速公路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康养宜居的生态旅游业,联动涪陵、武隆、酉阳等周边区县,积极打造乌江自驾游线路,强化乌江画廊景点景区品质化打造升级,增强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和集散功能,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努力塑造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带动性的国际化旅游品牌形象,以大旅游引领发展、集聚人气,打造主城都市区连接辐射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生态旅游示范带。
郁江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突出生态工业和健康产业带动发展,重点依托保家工业园、郁山古镇、郁山湖、三江口水利枢纽、马岩电站库区等载体和资源,培育健康食品、生态康养、文旅、农旅等生态特色产业,规划建设保家至郁山滨江路、郁山至连湖快速通道,促进周边人口集聚,推动沿线各乡镇联动发展,打造产城景融合发展先行区。
第三节 做特做实三大生态特色发展片区
以“一心”为点、“两带”为线,将全县分为北部片区、东部片区、南部片区。突出城乡融合发展和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重点发展生态经济、民生经济,调整优化人口布局,鼓励引导“三片区”农村剩余人口有序向“一心”“两带”“六重点”迁移,减少面上生态压力。
北部片区。位于郁江以北,境内分布雷公盖、大坪盖、凤凰山等山脉,重点强化生态保护,大力培育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依托良好生态和农业资源,加快发展山地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业,以农旅融合赋能带动片区发展。
东部片区。位于乌江东南翼,境内分布大厂盖、东山盖等山脉,重点强化山体水体生态保护修复,着重突出特色效益农业、生态工业及苗族文旅功能,加快高品质苗族文旅项目开发和景区景点品质提升,以苗族民俗风情旅游赋能带动片区发展。
南部片区。位于乌江西南翼,依托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突出森林旅游康养功能和发展带动,发挥毗邻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紧抓渝湘高铁和“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机遇,加快建设摩围山景区,打造彭水中心城区以及高铁时代重庆主城都市区森林后花园,联动武隆仙女山、南川金佛山,以森林旅游赋能带动片区发展。
第七章 统筹推进“六重点”“多节点”建设
坚持协同发展,统筹推进重要节点城镇和一般节点乡镇建设,推动梯度发展、协同共兴。
第一节 做大做强六个重点
突出比较优势和特色差异化发展,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壮大高谷、保家、郁山、连湖、新田、摩围山等六大发展重点,增强对周边乡镇的人口集聚能力,辐射带动广大农村地区乡村振兴。
高谷生态旅游镇。推动高谷生态旅游镇依托乌江画廊、高速公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联动平安镇、鹿鸣乡等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打通到武隆沧沟旅游公路,强化集镇建设管理,建设高品质旅游景点。
保家生态工业镇。推动保家生态工业镇突出镇园一体产城景融合发展,联动长生镇、乔梓乡、芦塘乡等大力发展健康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康养业等,打造生态工业集聚区。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县50%左右。
郁山历史文化镇。推动郁山镇深入挖掘黔中文化、盐丹文化、美食文化底蕴,强化文化景观和功能特色塑造,高标准打造历史文化古镇,推动好山好水自然景观与丰富多元人文景观融合联动发展,打造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生态人文旅游新热点。
连湖旅游边贸镇。充分发挥渝鄂毗邻区位优势和黔石高速公路带来的交通优势,强化集镇建设,增强与周边乡镇的互联互通能力,大力发展渝鄂边贸,围绕穿镇而过的郁江和苗族民族资源,联动三义乡、石柳乡、联合乡等做好苗族文章、水文章和中药材文章,大力发展边贸旅游。
新田建材工业镇。突出生态绿色导向,推动建材产业规模化发展和转型升级,联动桑柘镇加快推进新田建材产业园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功能,壮大绿色建材优势产业,为全县新型城镇化、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摩围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推动摩围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联动靛水街道、黄家镇、润溪乡、大垭乡、龙塘乡等,强化旅游规模化效应,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切实增强游客集散能力,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接待服务水平。依托摩围山康养基地,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养生、商务会务、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第二节 统筹做好其他节点
鼓励支持其它乡镇,依托自身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推进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形成点上开花、各具风姿的乡镇竞相发展格局。发挥苗族文化、红色文化等优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发挥生态本底优势,推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发挥区域人口集聚作用,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进程;发挥乡村振兴示范作用,推动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促进乡镇特色高效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振兴,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乡融合的纽带作用。
第四篇 壮大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彭水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服务和联动周边区域发展,着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特色高效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第八章 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
挖掘彭水优质文旅资源,着力彰显“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坚持“品牌引领、活动助推,全域建设、彭水特色”,加快创建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世界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
第一节 加快全域旅游发展
以建设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和武陵山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为重点,整合全县旅游资源,拓展旅游空间,做大旅游规模,提升旅游功能,提档升级现有景区,开发建设新景区,打造特色鲜明、体验丰富、联动发展的全域旅游示范区。
做强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核心支撑。实施乌江画廊品质提升行动,打造乌江民俗体验区、水上休闲运动基地、乌江流域影视文化基地、乌江自驾游目的地、西部时尚休闲度假区,建设高峡平湖、齐雄险秀的诗画长廊、历史长卷、风情走廊,开通九黎码头至阿依河出口游船旅游,以犀牛、马峰、庞公等峡谷为重点,打造“船在画中行、人在画中游”自然人文观光带,做响“千里乌江·百里画廊”峡江风光旅游名片,以乌江画廊核心景区为主线,引领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建设。精致化打造阿依河景区,加大与乌江画廊景区的融合力度,进一步丰富景区产品、优化功能、升级服务,建设阿依河至摩围山观光索道,推进岩头坝民俗风情小镇、牛角寨休闲体验区建设,提升景区品质。多元化打造摩围山景区,打造冰雪产业基地,合理发展低密度、高品质旅游地产,重点开发观光旅游、避暑休闲、生态康养、乡村体验、体育运动旅游,加快打造全市重要的生态康养和休闲运动基地,把摩围山景区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打造武陵山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样板。强化蚩尤九黎城景区核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二期三期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集散、游览功能,引导人口适度聚集,积极申创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苗族民俗文化栖息地、世界苗裔寻根圣地,增强彭水旅游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力建设郁山古镇,深度挖掘彭水盐丹文化、黔中文化,打造郁山民俗文化老街、后灶盐文化主题街区,推进盐浴康养中心、游客集散中心等建设,启动后灶峡谷生态旅游开发,将郁山古镇建设成为全市历史文化名镇。提档升级鞍子苗寨,整合石磨岩景区、罗家坨苗寨、木瓯水国家传统村落三大苗寨资源,加快传统村落改造、石林景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景区内涵,提升景区形象,打造苗歌寨、苗歌村、苗歌王系列产品,充分展现“娇阿依”品牌。
发展壮大一批景区景点。全面提升周家寨、泉水渔都、佛山寨、阿依林海、兴隆苗寨、庙池农庄、黄地峡、花千谷、阿依山樱花大草原、龙门峡、神龙谷、红军历史陈列馆等一批重点景区景点品质,加快拓展景区功能,完善服务配套,推动与周边重点精品景区、乡村旅游景点联动发展。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生态庄园、精品民宿、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乡村旅游景点,形成处处是景、处处宜游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图2:彭水“十四五”旅游发展示意图 |
第二节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依托彭水及周边旅游资源与景区分布,优化利用综合交通路网,策划构筑“三环两线”旅游精品线路,串联重要景点,彰显彭水旅游独特魅力。
打造“三环”。开发三城都市旅游小环线,着力体现老城“传统与宜居之城”、新城“未来与现代之城”、蚩尤城“民族与民俗之城”旅游特色风貌,推动“产城景”沿通道、沿流域深度融合集聚,做精城市观光、休闲度假、购物美食、文化娱乐等都市旅游业态,塑造提升和串联街头巷尾城市微景点,开发都市乌江游,打造民族生态都市旅游线路。打造民族风情旅游中环线,重点聚焦彭水西南部旅游资源富集“黄金三角”区域,串联蚩尤九黎城、乌江画廊、阿依河、摩围山以及鞍子苗寨等国家级旅游景区,打造古城苗韵、峡江山水、康养度假、禅修文化、苗俗体验等民族风情旅游线路。培育川渝黔省际旅游大环线,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接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发展,加强与四川阆中、西昌及黔北道真、务川等地合作,新建彭道高速,连接渝湘、酉沿等高速公路,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串联阆中古城、西昌邛海、道真大沙河傩城、务川仡佬之源等人文景区以及彭水阿依河、武隆仙女山、酉阳桃花源等山水景区,共享游客资源、共推旅游产品。
布局“两线”。构建乌江画廊水上旅游精品线,加强与涪陵、武隆、酉阳、贵州沿河等区县协作,合力推出“千里乌江.百里画廊”旅游精品,探索“一票通”“全线游”,实现优势互补、客源共享,加快构建互联互通、高效顺畅的水上旅游精品线。打通武陵山陆上旅游黄金线,依托渝湘高铁大动脉,联动重庆主城、武隆、黔江、湖南张家界等重点旅游城市,构建大线路、大产品、大市场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促进区域旅游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通武陵山陆上旅游黄金线。
第三节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旅游、生态、康养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
丰富文旅融合产品供给。加强非遗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鞍子苗歌、高台狮舞、苗族踩花山、诸佛盘歌等非遗走进景区。推动文体与旅游融合,高标准打造精品文旅演艺节目,推出一批景区剧场精品,持续举办好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渝东南生态民俗文化旅游节,积极筹办中国原生民歌节,打造彭水文体旅融合名片。促进文创与旅游融合,传承阿依河竹板桥造纸、郁山泼炉印灶制盐等非遗体验项目,培育彭水苗绣、苗银等非遗文创旅游精品,开发蜂蜜、不老泉水、阿依小麻花、大脚菌、擀酥饼、晶丝苕粉、紫苏油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推出郁山三香、太子鸡豆花、涪翁烧白、糯米糍粑、灰豆腐、都卷子、斑鸠豆腐等苗乡美食。
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大力培育夜间文旅消费活动,开展主题灯会、夜间演唱会、夜间剧场、夜间音乐节、夜间美食节,打造“九黎不夜城”“夜游乌江画廊”品牌,打造全天候旅游体验。推动老城、新城、九黎城核心商圈与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集美食、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夜游集聚区,做大夜间消费规模。
专栏4旅游发展重点项目 |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推进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旅游度假区创建。推动摩围山申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建成摩围山日月星辰森林康养基地、云顶禅修基地、摩围山老年康养中心、摩围山旅游度假区康养基地,建设摩围山游客集散中心及配套设施、摩围山亚高原体育运动公园、阿依河至摩围山索道、摩围山康养小镇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建成蚩尤九黎城九黎文化区,建设九黎城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苗族文化产业园、九黎商务接待会展中心等项目。推进阿依河5A景区提档升级,建成岩头坝民俗风情小镇。推进乌江画廊景区品质提升,建设乌江画廊水上运动公园、万足水上运动休闲项目。建成郁山盐温泉疗养度假区、黔中盐丹文化陈列馆、黔中文化园等项目。推进阿依林海康养旅游度假区、禅意田园生态旅游影视文化城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旅游节赛。持续举办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渝东南生态民俗文化旅游节、阿依河国际漂流大赛、摩围山森林自行车赛,筹办中国原生民歌节,组织参加中国武陵文旅峰会,策划推动冰雪运动、低空运动、攀岩等体育活动。 |
第九章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立足资源禀赋,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以全面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为重点,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第一节 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
大力繁荣传统商贸,促进线上线下营销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一批专业市场、智慧潮流商圈、夜市街区,促进商业网点网络化,实现区域多级联动发展。
建设城市核心商圈。推动老城“两江城购物中心”商圈建设,带动南滨路、香江国际、两江世茂城、滨江公园、依云水岸等地商业发展,提升下街商贸园、老城中央大街、南北滨江路、黔龙阳光国际等商业街升级改造,建成彭水老城区滨河休闲商业走廊;集中打造新城现代核心商圈,建设新城时代天街和张家坝组团居住、商业、科教文化功能,形成新城两大特色时尚消费走廊;建设蚩尤九黎城旅游商圈,打造成为集游客集散、文化体验、民族风情展示、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商旅综合体。
加快完善专业市场。引入大型建材、汽摩及配件、汽车二手车交易市场、农产品交易市场、冷链物流、快递分拣中心、再生资源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等专业市场落户新城现代综合物流园区,推动高铁站至蚩尤九黎城文化创意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打造乌江流域老城记忆旅游街,提升蚩尤九黎城民俗文化休闲商业街、老城南北滨江路美食街、摩围山休闲养生商业街、阿依河岩头坝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村等特色商业街整体形象与功能,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商业街。
引导集镇商贸发展,推动高谷镇、郁山镇、保家镇、连湖镇、新田镇、摩围山旅游度假区等重要区域打造各具特色的集镇商街,结合自身区位、交通、资源、产业等因素,发展大中型零售商场、特色产品批发市场,配套发展住宿、餐饮、休闲等业态。引导一般集镇突出特色优势,完善商贸服务设施,满足当地生产、生活需要。
第二节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
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加快补齐现代物流短板,优化物流布局,提升现代物流运作效率。
完善县内物流网络。重点建设“一园三中心”物流枢纽。打造新城现代综合物流园,服务全县及周边毗邻地区农畜产品、消费品、生产资料等物流配送,建成全市区域性公共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工业园区物流仓储中心,满足园区企业原材料、工业品物流需求。以乌江、渝怀铁路、渝湘高速为交通支撑,建设下塘港口物流集散中心。依托渝湘高速和渝怀铁路,建设长滩铁路物流集散中心。鼓励支持乡镇商贸中心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完善配送功能,构建干支衔接、通行顺畅、有效连接的城乡三级配送网络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现代物流水平。支持培育智慧物流、供应链物流、冷链物流等新模式,积极发展供应链管理、物流总部经济等物流衍生服务。积极引进国内外物流龙头企业和综合物流服务集成商,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农产品物流、商贸物流等。
第三节 培育发展其它服务业
顺应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康养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多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彭水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康养服务产业,大力发展森林康养、高山康养、田园康养、高端养生护理、医疗保健等康养业态,打造品质型康养胜地。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建设彭水电商产业园,争创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加快“彭水赶场”电子商务平台改版升级应用,聚集各类电子商务企业、淘宝、微信商城等各类网店,形成覆盖全域产业的服务体系。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挖掘苗族文化、非物质文化内涵,重点发展新型演艺、工艺美术、非遗传承开发、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业态,鼓励发展影视、出版、广告设计、文化会展等重点行业,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创意与旅游、商贸等业态融合,培育产业新增长点。培育壮大现代金融业,大力引进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积极发展金融租赁公司、担保机构和资金互助社,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产品互补的金融组织体系,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稳步发展其它服务业,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培育咨询、评估、律师、会计等中介组织,发展通信服务、建筑工程、销售服务、环境服务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
专栏5服务业重点项目 |
商贸服务业。建设老城“两江城购物中心”商圈、新城现代核心商圈、蚩尤九黎城旅游商圈,完善大型建材、汽摩及配件、汽车二手车交易市场、农产品交易市场、冷链物流、快递分拣中心、再生资源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市场,打造一批集镇商街。 新消费平台。建设电商产业园、网络直播基地、电子商务孵化平台、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电商应用平台等新消费平台。 物流中心。建设新城现代综合物流园、长滩铁路物流集散中心、下塘港口物流集散中心、工业园区物流仓储集散中心、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 |
第十章 推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绿色化、集群化、特色化方向,以“一园多组团”为依托,加快优化产业链布局,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重点推动优势产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彭水制造“升级版”。
第一节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围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提升清洁能源、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特色轻工、建材精深加工等产业比较优势,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提质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大唐乌江彭水电站、马岩洞电站等水电企业技术改造,实现扩能增效。推进长湖电站等水电开发早日投产达产,提升县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加大页岩气、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勘探开发力度,依托桑柘、新田页岩气以及武陵山长输管道,强化天然气开发利用。
壮大健康食品工业。发展太极泉水,火棘果、红薯、食用菌等精深加工产品,加快开发自热食品、肉制品、调味品等产品,高标准打造太极泉水大健康产业园。积极发展休闲食品工业、肉制品加工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食品、速食产品和功能性食品等新兴产品。开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打造“彭水造”安全绿色健康食品体系。
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发挥彭水特色生物资源富集优势,建设重庆中药材植物细胞库彭水分中心,大力发展苗医苗药产业,重点开展中药材新品种筛选、培育、繁育,配套发展具有彭水道地药材特色的特膳食品、蜂产品、保健饮料、保健茶等保健食品,美容护肤、足疗药浴等中药保健化妆及日常用品,以及中医康复理疗用品。
做优特色轻工业。深化工旅融合,做大做优绣、银、编、健、石等苗族旅游商品,重点开发民俗轻纺服装、制鞋、工艺品制造等消费品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企业技改扩能,提升产业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
做深建材精深加工业。充分利用彭水萤石、重晶石、石英砂岩以及大理石等优势矿产资源,加快建设新田建材产业园,推动建材产品精深加工升级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引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承接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城都市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转移,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新引擎。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引进以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节 打造工业园区升级版
提质提速建设工业园区,推动县工业园区功能扩展到以太极水为重点的大健康产业园、以建材为重点的新田建材产业园、以肉制品加工为重点的新希望产业园、以苗族文创产品为重点的蚩尤九黎城民族文化产业园,形成“一园多组团”发展格局。实施园区产值“倍增计划”,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产出强度,到“十四五”末建成100亿级园区。深化镇园一体化产城景融合发展,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园区道路及管网、污水处理厂、南岸堤防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畜禽定点加工、镇园一体化、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打造集产品研发、加工制造、市场交易、物流配套、商住配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工业园区。提升园区智慧化水平,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工业园区深度融合,借助智慧园区服务平台,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为企业提供政务服务、融资服务、创新服务、产能共享、物流协同、信息安全等综合服务,全面提升园区服务能力。
专栏6工业重点项目 |
清洁能源。加快推进长湖电站、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开展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项目前期论证。 健康食品。加快推进年产5万吨紫薯饮料及休闲食品生产、年产2000吨保健养生酒开发生产、竹笋基地及精深加工、薯类膨化休闲食品精深加工、核桃种植及深加工、油茶全产业链、油桐加工、山桐子加工、年产2000吨香椿芽系列健康食品生产、有机茶加工等项目。做优做强太极泉水大健康产业园、火吉果深加工、宏绿自热食品、安吉优质白茶种植加工等项目。 生物医药。加快建设苗王镇虎香薰生产项目、苗医苗药大健康产业项目、优势中药材种植和深加工项目、苗药布福娜种植及加工等。 特色轻工。推进制衣、制鞋、智能小家电等轻工项目,振东树脂工艺品项目,年产150万双旅游运动鞋及配套项目等。 建材品加工。推进年产60万平方米大理石板材和工艺石材加工、年产800万平方米天然大理石板材生产线、年产10万吨6000目活性超细碳酸钙粉体材料、年产10万吨高端涂料用碳酸钙母粒项目、年产6万吨可降解农用地膜、石英砂深加工、建筑骨料生产、方解石矿资源生态产业链、年产50万吨碳酸钙生产线等项目。 工业园区。建成工业园区农产品仓储物流基地、保家鹿山大河坝片区整体城镇化项目。建设工业园区镇园一体化、工业园区大健康产业园、畜禽定点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工业园区南北岸生态提档、保家镇曾家坝新型城镇化、保家镇高枧坝整体城镇化、工业园区川涧坝基础设施等项目。 |
第十一章 提质发展生态农业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第一节 优化农业发展布局
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建设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基地,推进农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聚。
建设摩围山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定制农业等农旅融合新业态,建设生态庄园、休闲农庄、田园综合体等。建设乌江沿线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示范带,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民族生态旅游产业,建成融现代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带。打造四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郁山镇、联合乡等为重点的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桑柘镇、大同镇等为重点的现代烟草产业园,以乔梓乡、三义乡等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园,以郁山镇、保家镇为重点的特色粮油产业园。
第二节 培育壮大特色效益农业
以做强主导产业、做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增长点为重点,实施乡村产业“321”工程,加快打造烤烟、红薯、畜牧、中药材、特色经果、茶叶、木本油料、食用菌等特色效益农业。
巩固提升红薯、烤烟、畜牧等主导产业。围绕精制淀粉、粉丝、方便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原料供应,全面推广高淀粉甘薯、食用紫薯、食用蔬菜薯等优良品种,建设村级百亩、乡级千亩、县级万亩高产示范基地,做大做优“中华薯业强县”。以县域内中高山地带为重点,创建国家烟叶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稳量提质生猪产业,做大做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品牌,积极发展山羊、肉牛为主的草食牲畜和以土鸡、白鹅为主的禽类养殖。围绕刺槐、五倍子等药蜜产品,量质并举加快中蜂产业发展,打造中华蜜蜂现代科技样板区。
加快壮大中药材、特色经果等特色产业。围绕黄精、大黄、百部、天冬、前胡、白术、百合等品种,积极推动种苗繁育、规模种植,打造生态中药材基地县。大力发展经济果木种植,引进培育优质经果林品种,立足全县自然资源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果林30万亩,积极推动建设经果林基地,完善产品产业链条,带动全县经果产业发展。
积极培育茶叶、食用菌、木本油料等新增长点。打造以保家镇为重点的“苗望养心茶”核心产区,逐步向全县推广白茶种植。优化茶叶品种,进一步引进绿茶、红茶、青茶优秀品种,建设万亩生态茶基地,打造武陵山区生态茶乡。布局发展以秀珍菇、木耳、羊肚菌、香菇等为主的食用菌,探索打造大脚菌培育、研发基地。大力发展油茶、山桐子等木本油料产业,建成30万亩木本油料林基地。
专栏7农业重点项目 |
农业园区。提档升级摩围山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乌江沿线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示范带,打造郁山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烟草产业园、中药材产业园、特色粮油产业园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 养殖业。建成新希望生猪养殖产业项目、天兆标准化示范种猪场。推动牛羊养殖及良繁体系、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养殖、年出栏500万只白鹅肉兔畜禽养殖、蜜蜂生态文化产业园及中蜂产业发展等项目。 种植业。发展种植红薯30万亩、经果林30万亩、中药材10万亩、商品蔬菜10万亩、烤烟10万亩左右,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20万亩等。 林业。建成30万亩木本油料林基地、5万亩森林食品原料林、50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基地、25万亩工业原料林。 |
第五篇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着力推动彭水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第十二章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化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第一节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主动承接市内重要开放平台辐射带动,聚焦绿色食品、农业、旅游、环保、文化、服务贸易等领域,培育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建设苗族文化对外展示窗口。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依托渝湘高铁、渝湘高速等重要通道,携手市内都市区等发达区县,聚焦通道经济、站点经济,加强商贸供应链物流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对接重庆自贸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重大开发开放平台,谋划彭水对外开放合作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探索“园区共建、项目共管、收益共享”的合作模式,支持异地保税仓库、合作园区建设。
第二节 深化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积极融入市域内“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签约一批互补性强、有合作空间的友好合作城市,持续加强与四川省阆中市、西昌市等友好城市开展经贸交流、企业协作、旅游联动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交流合作等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友好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跨区域融合发展。发挥文旅康养、特色农业等产业优势,对接主城都市区城市消费需求,强化与邻近省区和周边城市协作,联动武隆、酉阳等周边区县,共同开发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旅游资源,整体打造渝东南文旅融合示范区。发挥渝鄂黔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节点作用,拓展与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市毗邻地区合作空间,深化与长江经济带、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合作,瞄准数字经济、特色农产品、大健康、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重点领域,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第十三章 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构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彭水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支撑。
第一节 建设畅通高效快速的综合交通网络
构建联通东西南北“四向”、集成铁公水空“四式”,多层次、高融合、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渝东南区域性交通枢纽,基本实现“40分钟主城、1小时周边、1.5小时县域”交通圈。
图3:彭水“十四五”综合对外交通示意图 |
构建“五铁八高速一环线一江一机场”对外交通格局。积极发展“五铁”为主的铁路干线网,打造东西向快速客运通道,提速建设渝湘高铁,推动彭水进入高铁时代。加快开展务彭石高铁、黔彭万高铁、广忠黔铁路、黔遵昭铁路前期工作,及时开工建设。加快布局“八高速一环线”公路干线网。续建渝湘高速扩能项目,畅通东西向交通。加快推进彭丰高速、彭石高速建设,形成直接接入长江黄金水道能力。积极开展彭道高速、彭务高速、彭利高速前期工作,推动尽早开工建设,打通南北向出境大通道,加快弥补彭水南北向综合通道受限的短板。依托高速公路网,联动形成绕中心城区的高速公路环线,改善城区过境交通条件。建设“一江一机场”。发展乌江航运,畅通乌江航道,改造增加三级航道里程,切实改善乌江航运条件。加快建设乌江画廊旅游码头、九黎城旅游码头等一批旅游客运港口以及马峰、下塘、周家寨等客货运码头。开展彭水电站航道治理,全面提升电站过闸能力。积极开展彭水九黎城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并尽快启动,谋划建设连接主城都市区、黔江、武隆空中快速连接通道。
提档升级干线公路网络。强化干线公路对县域内互联互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密和提升彭水城区至各乡镇和各乡镇之间的快速通道连接数量和技术等级,启动实施黔石高速连湖互通至郁山快速通道、保家至郁山滨江路、新城至摩围山快速通道、S304马峰至桑柘公路等,建设S304阿依河至黄家段旅游公路、鹿角乌江大桥。实施龙射、棣棠等绕镇公路,启动普子、保家、万足、岩东、乔梓、龙溪、黄家、朗溪等一批乡镇连接公路前期工作,进一步提升国省道通行能力,改善乡镇的出行条件,强化镇与镇之间的互联互通。
构建覆盖广泛的农村公路网络。加快实施县乡道改扩工程,按照“乡镇通三级、行政村通双车道、村民小组通畅”的目标,加快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和建制村通组公路建设,实施窄路面拓宽工程,新改建一批农村公路、通组公路、入户公路,村民小组通畅率达到100%。
专栏8交通重点项目 |
铁路。建成渝湘高速铁路。加快黔江至彭水至万州高速铁路、广忠黔铁路、黔遵昭铁路前期工作,及时开工。 公路。建成渝湘高速扩能项目。加快务川至彭水至石柱、彭水至丰都、彭水至道真、彭水至利川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及时开工。新建和改建二级公路、三级公路300公里,实施一批县域内干线公路路面升级改造。新改建一批农村公路、通组公路、入户公路,大力实施路面拓宽工程。 桥梁隧道。完成鹿角乌江大桥建设、两江大桥加固改造、城区隧道整治、G211鸡冠梁隧道改造等工程。加快郁江四桥(老县医院至汉三小)、新滩两江大桥、环道黑石山隧道等工程前期工作,及时开工。 机场。加快九黎城通用机场前期论证,及时开工。 水运。整治乌江航道,建设马峰500吨级货运码头,四楞碑、下塘、九黎城500吨级客运码头。 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彭水高铁站、新城公交车枢纽站,加快老城客运站改造,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城区公交车站台。 |
第二节 建设现代水利基础设施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城乡用水供给水平,大力实施水旱灾害防御和治理工程。
推进骨干水源地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水源工程和水利引提调工程,优化水资源调度供给,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建成龙虎、凤升、杉木沟、茨竹湾、红光、永丰等水源地工程,开工建设黑洞河、富家、黄荆等一批小型蓄水水源工程,加快郁山湖、阿依河、龙溪大中型水库和龙虎茨竹湾水系连通工程前期论证。
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新城供水工程、老城给水管网改造,加快建成龙虎水库、凤升水库到中心城区的供水管网系统。着力消除城乡居民用水差异,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建成高谷镇、桑柘镇、龙射镇、连湖镇、鞍子镇、平安镇、鹿鸣乡、芦塘乡等区域水厂。加快建设农村饮水巩固提升、摩围山片区供水、小型水源等工程。
实施防洪护岸综合治理。消除洪涝灾害隐患,持续开展乌江郁江流域防洪、重点河段、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和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全面开展乌江、郁江、阿依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成新城乌江滨江段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实施木综河、棣棠河、中井河、诸佛江等重点河段治理工程。开展县城防洪标准提升和乡镇场(集)镇未达标段防洪治理前期论证。
专栏9水利重点项目 |
水源地工程。建成龙虎、凤升、杉木沟、茨竹湾、红光、永丰等水源地工程,开工建设黑洞河、富家、黄荆等一批小型蓄水水源工程,加快郁山湖、阿依河、龙溪大中型水库和龙虎茨竹湾水系连通工程前期论证。 城乡供水工程。建成新城供水工程、老城给水管网改造、凤升水厂、连湖镇自来水厂、百福场水厂、葡萄水厂、平安镇自来水水厂、太平水厂、漆园水厂、芦塘乡水厂等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小型水源、摩围山片区供水等工程。 防洪治理工程。建成新城乌江滨江段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业园区堤防、诸佛江重点河段综合治理、新城靛水片区防洪等工程。实施棣棠河、中井河、木棕河等流域及山洪点治理工程。实施水土保持和水土治理工程。开展县城防洪标准提升和乡镇场(集)镇未达标段防洪治理前期论证。 |
第三节 加强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加快油气储备运输设施建设,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大力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强化电力保障。新建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优化送电通道布局,改造老旧线路,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和电网安全可靠性。完善输变电设施,新建张家坝—武隆、普子—丰都回山坪等一批220千伏、110千伏主干输电工程。加快布局靛上线、靛润线等35千伏线路工程。开展老城输变电线路改造,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动老旧线网扩容改造,加强电力提质保障力度。积极推动渝黔毗邻地区电网联网工程、跨省际联络线增容工程,提升区域电力共保水平。
强化油气保障。加强油气输送管道建设,完善武隆—彭水—酉阳天然气长输管道,实施燃气管道进村进乡计划并做好末端入户。加强天然气、页岩气存储设施建设,研究建设渝东南天然气储配中心。推动渝黔毗邻区节点天然气管道连通对接,加强省际间管网连通覆盖。建设存储调峰设施,完善应急储气输送节点建设,构建多层次调峰体系。
推动新一代通信网络建设。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和接入品质,推动宽带“提速降费”,增强城市、农村家庭用户宽带平均接入能力。持续优化4G网络,深入推进行政村4G网络建设,提升农村互联网接入能力。推进5G、千兆光纤、IPV6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城市物联感知能力,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5G网络全覆盖。
专栏10能源重点项目 |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九黎城35KV变电站、张家坝-武隆、普子-丰都回山坪等输电工程。 油气储送设施。建设新城、九黎城、摩围山等片区天然气管网。研究建设渝东南天然气储配中心。 信息基础设施。建成管廊数据管理中心、数据中心等项目,持续推进5G网络建设。 |
第十四章 全面促进消费
顺应消费品质化、智能化、多元化、服务化升级趋势,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积极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一节 推动消费供给侧升级
以质量品牌为重点,建立绿色、健康产品多元化供给体系,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提振住宿餐饮消费,推进住宿餐饮优化升级,逐步提高住宿餐饮业的档次水平和人气聚集度,加大特色美食推广力度,鼓励创建美食、购物等消费地标,做活滨江路等夜市活动,塑造更多特色美食街区。依托山水人文资源、旅游康养、特色美食等建设特色消费集聚区,打造一批人文气息浓厚的特色名街名镇,推进城市商圈向场景化、智能化、特色化升级。坚持“住房不炒”,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发展参与式、体验式、个性化定制等消费模式和业态,增加文化艺术、康养休闲、旅游等绿色消费供给,开发音乐演艺、体育运动、温泉、游轮等特色化、品质化消费产品。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丰富夜间经济、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消费新场景,提升智能产品和数字内容服务供给,促进数字化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建立健全城乡消费流通体系,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推动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引导城市消费下乡。
第二节 优化消费需求侧管理
强化财税金融政策、居民消费能力、消费者权益保障三大支撑,营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建立市场监测、用户权益保护、重要产品追溯等机制,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大力实施放心消费行动,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质量监管,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消费共同治理机制。加强消费领域信用建设,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培育发展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和消费后评价制度,鼓励线下实体店自主承诺无理由退货。研究闲置厂房、办公用房等改为商业用途的支持政策。试点商圈和特色商业街负面清单制度,在有条件的街道允许开展“外摊位”“跨门经营”。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全方位提高居民收入,有效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鼓励带薪休假、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促进节假日消费。
第十五章 拓展投资空间
发挥投资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培育新发展动能,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优化投资结构
聚焦城市建设、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既有需求又有空间的短板领域,推动城市建设投资稳定增长,进一步发挥有效投资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改善民生、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支撑作用。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发挥重大项目骨干支撑作用,围绕“两新一重”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建立重点项目库,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市级规划。增强投资有效性,让更多基础设施投资形成优质资产、产业投资形成实体企业、民生投资形成消费潜力。
第二节 加快投融资创新改革
认真贯彻《政府投资条例》《重庆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发挥政府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引领作用,提高政府投资质量效益,加强“项目池”“资金池”和“资源要素池”对接,推动资金资产资源“三资融合”。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县级平台转型升级,多渠道盘活存量资产,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全县补短板、强弱项等领域建设,建立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资金保障制度,形成良性循环。增强企业投资服务效能,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完善对企业投资的金融服务体系,畅通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对接机制。促进投资要素使用与有效投资领域密切衔接,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第六篇 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突出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做强做靓城市、做美做活乡村,增强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融合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第十六章 推进城市提升
抓好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机遇,推进城市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做活城市经济、做强城市功能、做靓城市形象,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第一节 建设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
强化“老城、新城、蚩尤九黎城”一体化发展的中心城区在建设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入实施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等四大工程,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品质。
提质改造老城片区。加速推进老城减载提质。优化老城空间布局,实施老旧小区、棚户区、菜市场等改造提升,加快推进小转盘至草鞋街、河堡片区等旧城改造。建设插旗山、睡美人山公园和一批城市社区小型公园,增加公共绿地,美化城市生活环境,提升“两江四岸”风貌形象,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成果,推进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建设。提升老城畅通能力,加快老城县城至殡仪馆、河堡红绿灯路口至滨江路、水泥厂至两江桥、罐头厂至烟厂、民政局至香江豪园等交通节点改造,论证增设人行道、过街天桥等便民服务设施,建成九曲河、外河坝、五桥桥头、沙坨等智能停车场,切实解决老城行车堵停车难问题。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学坝幼儿园、山谷幼儿园,新建县第八小学、县第九小学,全面提升老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容纳能力。实施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县人民医院关口传染病区、县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等项目,完善传染病防控救治和健康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文化、体育、金融、旅游、商贸等功能配套,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提速建设新城片区。坚持“现代之城、未来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定位,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全面建成38号路、1号路、蟠龙山外环道等市政道路,加快建设凤鸣湖水体公园、五湖智慧公园、城市体育公园、生态文旅公园、滨河长廊等,完善污水管网、地下综合管廊、城市防洪、水电气讯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快新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靛水中学、摩围中学、张家坝小学、县第六小学、县第七小学等一批教育项目建设,完成新城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等医疗卫生项目,推动县精神卫生中心、县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迁建等项目落地,建成新城篮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加快新城物流园、农产品交易中心等产业项目落地,合理布局金融商贸、现代物流、城市旅游等产业,形成“以产聚人、以人带城、以城兴产”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
提韵建设蚩尤九黎城片区。高标准建设蚩尤九黎城五大片区。加快建设高铁片区,建设高铁站前大道、高铁片区道路等交通网络,实施高铁片区游客集散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城片区基础设施,加快餐饮酒店、购物娱乐、电子商务等关联产业发展,完善医疗急救、环境卫生、文化体育等功能性设施配套,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加快把蚩尤九黎城建设成为集游客集散、文化体验、民族风情展示、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休闲集散地。建设下塘港口物流片区,依托下塘港口及高速下道口,打造物流服务组团,提升景区游客运载能力,结合下塘老场镇和沿线原住民生活场景,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建设原乡风情小镇。建设康养片区,沿江规划布局酒店、休闲地产,打造高端山水康养区。建设通用机场片区,建设特色旅游交通体系,构建以直升机为主题的通用机场枢纽,打造机场引领的功能片区。
推进“产城景”融合发展。打造“三城生活15分钟”快速交通圈,建设水泥厂至蚩尤九黎城至徐家坝滨江道路、老城至新城摩围山2号隧道、新城至高铁站连接道、老城至高铁站连接道、下塘乌江大桥等项目,打造城区绕城环线,构建起三城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加强城区与景区旅游速达功能,新建新城至摩围山至黄家旅游公路,持续改善大摩围山景区旅游通行能力。强化城区与园区互动能力,建设郁江大桥经火车站至工业园区快速公路,建设城区到保家、高谷、郁山等地生态产业景观通道。到2025年,“三城”一体化发展格局更加完善,城区、园区、景区更加融合,相互促进带动更加明显,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示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建成民族地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区。
图4:彭水城市核心区规划建设图 |
专栏11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重点项目 |
老城建设。完成老旧小区、菜市场等改造提升项目。建成九曲河、下坝石油公司、罐头厂、外河坝、五桥桥头等智能停车场。实施彭三小片区、下坝石油公司片区、天外天至红军渡广场片区、县坝片区、镇中片区、水泥厂片区、河堡农行至江岸国际滨江路片区、小转盘至金山广场片区、彭二小片区、下坝片区、罐头厂片区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推进两江城、乌江门、港腾•高山流水、香江豪园、依云水岸住宅小区(二期)、黔龙阳光国际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两江假日至天外天至南门洞、老城县城至殡仪馆、河堡红绿灯路口至滨江路、水泥厂至两江桥、罐头厂至烟厂、民政局至香江豪园等交通节点改造,新建郁江北路至319线连接道、郁江三桥(老县医院至汉二小滨江路)、乌江三桥至城北隧道外环道路。建成学坝幼儿园、山谷幼儿园,新建县第八小学、县第九小学。建成县人民医院关口传染病区、县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等医疗类项目。 新城建设。建成新城市政道路及地下综合管廊。建成新城中型城市体育公园、篮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物流园、农产品交易中心、五湖智慧公园、生态文旅公园、凤鸣湖公园、人武部迁建、档案中心、规划展览馆、应急物资储备库等项目。加快推进交建•凤凰台、交建•凤凰湾、鑫沃•世纪城(二期)、鑫沃•恒阳府、飞洋华府、新嶺域、振科•璟宸府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新城靛水中学、摩围中学、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张家坝小学、县第六小学、县第七小学等一批教育项目。完成新城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等医疗卫生项目,推动县精神卫生中心、县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迁建等项目落地。 九黎城建设。建成高铁片区高铁站前大道、高铁片区道路交通网、高铁片区游客集散中心、高铁片区公共服务中心、高铁片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塘港口及高速下道口,启动建设一个通用机场。 “产城景”融合。建设水泥厂至蚩尤九黎城至徐家坝滨江道路、老城至新城摩围山2号隧道、新城至高铁站连接道、老城至高铁站连接道、下塘乌江大桥、新城至摩围山至黄家旅游公路、郁江大桥经火车站至工业园区快速公路等项目。 |
第二节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强化城市细管、智管、众管,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细化城市管理责任,常态化推行“马路办公”。加大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力度,提升桥隧设施、两江四岸美化靓化水平,完善山水城市整体景观功能。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大力整治违章建筑,提高规划的法治化、制度化水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连续性。提升智慧化治理水平,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完善升级城市智慧管理硬件设施,推动各类政务数据资源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互通共享、整合利用,构建城市管理智慧大脑,强化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智慧管理服务。深化城市网格化管理,让广大市民通过智慧化平台有效关注、支持、参与城市管理,推动形成共管共治格局。
第十七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实现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节 实施乡村振兴行动
科学确定全县村庄布局和规模,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导向,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分类推进村庄发展。加快发展乡村产业,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农业“接二连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优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增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高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统筹抓好农村水、电、气、通信、物流、环保等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围绕让农民得到更好的组织引领、社会服务、民主参与,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方式,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纵深推进“三社”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第二节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的信息监测和动态管理,强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等组合措施,高质量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致贫。充分利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鲁渝协作、市内对口帮扶、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地区实现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工作衔接、政策衔接、机制衔接,确定1—2个乡镇为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确定一批乡镇、村为县级帮扶重点。推动三义乡、大垭乡乡村振兴衔接试点建设,充分发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作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倡导实施消费帮扶。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持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第十八章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推动城市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经济循环,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安居,平等享受教育、就业、社保、住房保障等城镇公共服务。合理优化城乡发展布局,加快构建“一心两带三片区六重点多节点”的城镇发展格局。探索在政府引导下工商资本与村集体的合作共赢模式,扎实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推进供销社、合作社以股份方式相互加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第七篇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山清水秀美丽彭水。
第十九章 筑牢生态屏障
遵循命运共同体思维,优化生态空间格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
第一节 优化生态空间格局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制,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细化生态保护红线分类管控,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保护,加快构建全县“两屏四带”多点多廊道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强化林地绿色空间保护,提升森林系统稳定性,保持生态多样性,形成以摩围山(茂云山)、七跃山等为主的武陵山腹地生态安全屏障,系统保护修复乌江干支流水域生态空间,形成以乌江、郁江、诸佛江、普子河等乌江下游河流为主的水系生态带,高标准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和水土治理工程。加强摩围山(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七跃山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节点保护,合理布局城镇公园绿地和滨水生态空间,丰富城镇生态节点,推进以各类交通干线为廊道的生态绿网绿廊建设,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供给服务功能。
图5:彭水“两屏四带”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图 |
第二节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
持续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加强长溪河市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摩围山(茂云山)、七跃山、芙蓉江黑叶猴等县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着力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推进郁江流域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市级湿地公园。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加强汉葭、绍庆、保家和新城片区城市公园、绿地、生态廊道建设和景观打造。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完善彭水物种资源数据库。加强“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水杉、银杏”等国家级野生保护植物、特有珍稀植物及其余古树名木的就地保护,加强黑叶猴、大鲵等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保护与管理。
第三节 推进生态系统修复
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持续推进小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方式,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进一步打造阿依河景区公路沿线石漠化治理示范区,摩围山景区公路沿线石漠化治理区。开展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地质植被恢复和复垦,做好环境整治和植被恢复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
第二十章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一节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深化水污染综合防治,推进老城、新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增容提质改造、排污干管疏通更新、二三级管网配套和排污口综合整治,补齐乡镇污水管网短板缺口,实施乡镇分散式水源地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实现乌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郁江水质达到Ⅱ类,其余河流水质均达到或优于III类以上。深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开展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港口码头、船舶等移动源污染治理,以及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持续开展汽修行业喷漆、房屋油烟、餐饮污染专项整治,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燃煤锅炉。加强噪声污染综合管理,对现有工业污染源积极采用降噪工艺确保厂界噪声达标,强化建筑施工、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县城新(扩)建道路铺设改性沥青路面,新城合理配套建设道路声屏障、降噪绿化带,加强高考、中考期间噪声监管。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土壤修复治理,完善城乡垃圾收运系统,实施红薯渣、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推进建筑垃圾再利用,建设标准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实施污染农田土壤治理和修复试点示范,建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区1个,实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工程。
第二节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严格规划环评审批制度,严控“两高一资”和过剩产能行业,禁止新建化工、纺织、造纸等污染风险高的工业项目。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增加林业及其它生态系统碳汇,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碳市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推行绿色产品优先,倡导绿色办公,深入推进“光盘行动”,推行“个人低碳计划”,开展“低碳家庭”行动,培育绿色消费文化。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强化节能评估评审查,保障合理用能,限制过度用能,推动能源节约和能效提升。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成片开发方案,严格实施建设用地强度控制,持续推进建设用地“增存挂钩”,加大存量闲置土地盘活力度,有序推进城镇更新和用地再开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继续实施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制度,推进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加快构建废旧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发展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鼓励使用再制造产品。
第三节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落实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环境治理机制,建立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及法规规章政策体系。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全覆盖”,完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立智能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加强县、乡镇(街道)生态环保监测执法队伍与能力建设,提高生态环境应急处置能力。
专栏12生态环境重点项目 |
生态本底提升。实施国家储备林、长江防护林、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天然林保护与修复、退化林修复、退耕还林后期管护、森林抚育、森林质量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野生动物园、小微湿地公园、生态廊道、国有林场基础设施等项目。 地质环境保护。实施地质灾害治理、矿山生态修复、危岩治理、乌江流域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 城乡污水处理。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配套污水管网、阿依河片区污水处理厂、摩围山片区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北岸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实施乡镇污水处理厂二三级污水管网、农村集中区污水处理设施与管网等工程,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大气污染治理。推动车辆尾气遥感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实施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项目。 垃圾收运处理。实施环卫基地、靛水垃圾填埋场封场项目,推进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处理厂稳定运行。建设医疗废物处置点、工业固废处置点、危险废物贮存点等项目。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 |
第八篇 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深化国资国企、要素市场等关键领域改革,着力构建发展新体制新机制。
第二十一章 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保障市场主体平等获得生产要素和政策扶持。
第一节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优化全县国有资本布局,持续推进县管重点国有企业集团化、市场化转型,稳步推进国企混合制改革,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增资扩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推动各类企业“上云、上规、上市”。 全面落实民间资本准入平等待遇,推进能源、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第二节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
推进土地要素供给改革,加强城乡储地用地精细化管理,建立项目用地库,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项目用地,推行闲置土地再利用、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明确用地准入标准。完善水电气等要素保障政策,进一步降低水、电、气价格,完善社保降费减负政策,降低工业园区企业用能、用工等成本。推进人才服务体系改革,搭建“彭水人才论坛”等人才交流平台,强化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服务,健全人力资源培训和创新创业发展长效机制。大力释放财税、金融等政策优势和改革红利,持续争取国家、市级对彭水园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生态等行业及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金融支持,对重点产业实行税费免收减收。
第二十二章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对标世界银行和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第一节 不断优化政府服务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进重大政策科学决策、审慎决策,实行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进跨行业多业态服务企业注册登记审批试点,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提升“渝快办”效能,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完善并联审批制、超期默认制、告知承诺制等制度,进一步提升投资审批服务效能。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开放,推动政务部门、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公共信用信息应用便利化,推进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信用信息整合。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鼓励市场主体积极从事信用咨询、信用风险控制等相关经营活动,推进信用信息应用,鼓励信用服务产品开发和创新,积极开展信用旅游试点等“信易+”应用。完善信用服务市场监管机制,建立信用承诺制和信用承诺清单,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促进信用服务业健康发展。建立政务信用监测治理体系,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
第九篇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把提升人的发展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十三章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着力完善教育体系建设和资源布局,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区域辐射吸引力,建成渝东南片区现代化教育强县。
第一节 满足基本公共教育需求
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建成张家坝幼儿园、黄家镇幼儿园、连湖镇中心幼儿园等公办园,提高公办园和公办在园幼儿占比,提高学前教育水平。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建设九黎小学、上塘小学、保家镇第二小学、县第五初级中学等,完成县第三小学扩建、两江小学扩建、森林希望小学扩建、县第二小学教学楼拆除重建、县第三中学扩建等工程,实施一批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宿舍、教师周转宿舍、中小学危旧房改造工程,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场馆面积达到国家基本水平,稳步解决“农村弱、城镇挤”的问题,全面消除“大班额”“大校额”现象,建设更加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推动高中教育多元发展,新建彭水第四高级中学,支持民族中学创建国家级民族教育特色学校,彭水中学创建美育类特色高中,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创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市级示范县。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建设集产学研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优化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和办学环境,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第二节 推动特色教育发展
提高民族教育水平,开设民族体育、音乐、舞蹈和双语教育等课程,开发盐丹文化、苗族文化等地方特色课程,举办民族优秀文学艺术学习、鉴赏等课外活动,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素养,建设渝东南民族教育示范县。推动特殊教育发展,优化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学校教育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等保障性基础设施建设,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推进终身教育便民发展,统筹社会公共教育资源,推进社区教育优质发展,争创社区教育实验县,引导职业院校面向农民工、退役军人等提供职业教育培训,建设一批继续教育基地。加快智慧教育发展,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设功能室、中小学创新实验室班班通等智能教学应用场景,加快推进彭水中学等开展智慧校园示范学校建设,建成市级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3所。
第三节 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多元主体全方位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完善教师和教育人才引进政策,科学合理制定教师补充计划。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赋予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激发各类学校办学活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机制改革,以破“五唯”为导向,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招生和教学等秩序,积极稳妥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专栏13教育重点项目 |
学前教育。建成张家坝幼儿园、黄家镇幼儿园、连湖镇中心幼儿园、平安镇幼儿园、大同镇幼儿园、鹿鸣乡幼儿园等。 义务教育。建设九黎小学、上塘小学、保家镇第二小学、县第五初级中学、保家中心校综合楼、实验中学学生宿舍、思源实验学校学生宿舍、县第一中学体育馆等。完成县第三小学扩建、两江小学扩建、森林希望小学扩建、县第二小学教学楼拆除重建、县第三中学扩建等工程。实施一批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宿舍、教师周转宿舍、中小学危旧房改造工程。 高中及职业教育。建成新城职业教育学校。建设县第四高级中学。 |
第二十四章 实施健康中国彭水行动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全面加强卫生健康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第一节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大力改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条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监测预警系统,提高传染病发现能力,完善县、乡镇(街道)、村三级传染病防控救治网络,提升县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训练中心,完善卫生应急队伍装备体系,提升重大疫情应急防控处置能力。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实施妇幼健康保障工程,巩固提升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建设成果,夯实三级妇幼保健院创建基础,提升县域妇产科、儿科服务水平和区域辐射引领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健康城市建设,争创健康示范县和健康示范村镇。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在县中医院设立精神卫生科室,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镇卫生院配备一名精神卫生管理医生。完善采供血服务体系,推进血浆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动采供血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二节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县中医院新城分院及部分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到2025年全县三级医院达到1—2所。优化基层卫生资源配置,继续深化基层医疗机构集团化改革,创建一批一级甲等医院、五星级行政村卫生室,推进西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示范机构建设,建设一批重点景区医疗卫生机构。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康服务”信息化及“智慧医院”建设,切实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推动中医药苗医药传承与创新,积极争取创建苗医药传承中心,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综合服务能力,新增市级中医药重点学科2—3个。大力引进和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及多学科、复杂疾病处置的医学人才,积极争取将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妇产科、儿科、精神科等紧缺专业人才纳入市内高等医学院校定向培养计划。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第三节 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全面落实生育延长产假和生育保险、生育补贴津贴等政策,引导生育水平稳定提升,降低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提升市民生育意愿,适度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托育服务,建设综合性托育服务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鼓励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多元化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深化老年健康服务,推动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康复科和治未病科。发展以失能、失智老年人为重点服务对象的医养结合机构,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康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第四节 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加快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在老城及部分乡镇增加健身步道、骑行绿道和社会足球场,增加社区级、小区级健身娱乐场所。充分利用乡镇和村社体育场地和设施,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的体育健身活动,引导群众自发开展体育健身,推动农村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深入挖掘射弩、竹铃球、高足球等一批民族体育文化遗产,建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体验基地。
专栏14医疗卫生体育重点项目 |
县城医疗机构。完成县人民医院提标改造扩建、县中医院急诊应急能力提升、县中医院重症能力提升等项目。推进“互联网+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智慧医院”建设。建设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异地迁建)、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医院分院、绍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 乡镇卫生院。新(改扩)建黄家镇、走马乡、龙溪镇、长生镇、棣棠乡、乔梓乡、保家镇、大同镇、万足镇、联合乡、善感乡、岩东乡、润溪乡、双龙乡等乡镇卫生院业务楼。实施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提档升级、内外环境整治及内涵提升、周转房建设等项目。 体育项目。实施南门街与高台街、十字街与县坝街、天津路红色文化历史街区人行步道项目,建设广电小区社区公园、雷公井何家院子运动健身广场,规划建设一批社会足球场。 |
第二十五章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成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加强理论学习、宣传普及、研究阐释,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
第二节 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
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加快形成城镇“15分钟文化服务圈”、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推动具有苗族特色的民族博物馆建设,优化县图书馆、文化馆资源配置,完善城乡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提高文化、档案等服务能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第三节 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加大历史建筑、传统村落、特色村寨的保护利用,编制好地方志,做好舆论宣传增强知名度。大力推动《鞍子苗歌》《高台狮舞》《彭水苗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筹建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习所,加强非遗传承人培育。围绕苗族文化、盐丹文化、黔中文化、红色文化,发展新型演艺、工艺美术等新兴文化业态,鼓励发展影视、文化会展等重点行业,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推动文化创意与旅游、商贸等业态融合,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专栏15文化重点项目 |
文化项目。建设蟠龙山主题文化公园、新城文化中心、档案中心、民族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提档升级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应急广播系统,推进无线覆盖补点站建设。 文化传承。《鞍子苗歌》《高台狮舞》《彭水苗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筹建一批非遗项目传习所,实施郁山盐业考古博物馆项目、万足茶林坪古建筑群活化利用项目、文物抢救保护项目,实施非遗传承人培育工程。 |
第二十六章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一节 多管齐下强化就业保障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规划建设一批双创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加强女性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女性素质,促进就业性别平等。从社区生活、家政、环卫、旅游、托育、养老等方面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平台就业、网络就业、共享就业等新就业形态。健全就业需求调查机制,加强对就业形势的科学研判。
第二节 健全城乡统筹社会保险网
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兼顾各类群体、具备多种缴费档次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和正常的养老保险待遇增长机制。抓好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巩固和扩大居民医保参保率。逐步扩大失业保险参保范围,完善城乡间社会保险转移衔接。继续加大工伤保险政策宣传,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建立健全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形成多层次、多支柱的保障体系。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社会保障服务。
第三节 完善重点人群保障体系
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支撑,以临时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救助供养标准。完善从学前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及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加强退役士兵、复员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优抚安置工作。强化“三孤”人员供养保障,有效推进儿童福利设施、养老设施等工程建设。健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制度,完善留守妇女、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实施城乡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和“情暖童心,相伴成长”关爱服务项目,积极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殡葬改革,建成新城殡仪馆及公墓,建设一批乡镇街道殡仪服务站和公益性公墓,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丧葬需求。
专栏16社会保障重点项目 |
就业平台。规划建设一批双创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社会福利。建成新城殡仪馆及公墓、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高谷、郁山、普子、桑柘、鹿角等片区老年康养中心。建设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一批乡镇街道殡仪服务站和公益性公墓。 |
第二十七章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落实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和水平。
第一节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设。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彭水“五老”自治队模式为示范,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引导和组织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推进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社会工作机构,构建“县社工中心+街镇社工站+村(社区)社工室”的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全面激发社会治理活力。整合各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建立跨部门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标准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城乡全覆盖,促进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志愿服务有机衔接。
第二节夯实基层治理能力
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建立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营造平安的发展环境。加强社会治安基础能力建设,推进县、乡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派出所提档升级,加强县重大矛盾调处中心、联合接访中心建设,提高工作成效。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强化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机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建立跨部门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标准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城乡全覆盖。进一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加强城市与乡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与联网,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目标。
专栏17社会治理重点项目 |
社会治理。推进县、乡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派出所、社区警务室、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和公路巡逻民警队业务用房等建设,有序推进公安执法办案中心、人民法庭、派驻基层检察室、司法所、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县重大矛盾调处中心、联合接访中心、出渝通道武装检查站等建设。 科技应用。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加强城市与乡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重点单位技防设施建设水平。推进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司法等建设。 |
第十篇 全力维护安全稳定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提高重点领域防范抵御风险能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第二十八章 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彭水,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第一节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落实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健全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跨部门会商、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危机管控等专项工作机制。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维护国家安全所需资金、物资、技术、装备、人才、法律等方面保障能力。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要求,健全政策法规体系、领导管理体系、组织指挥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持续夯实民兵队伍建设,推动重大基础项目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抓实全民国防教育,创新培养国防动员人才。
第二节 始终把政治安全放在首位
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深入抓好政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依法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彭活动管理,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扎实开展反邪教斗争,坚决打击非法宗教组织,完善反恐怖防范体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和管理。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第三节 提升经济风险防范能力
提升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大风险,加大全行业、全领域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力度,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和管理,妥善处置政府隐性债务,防止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完善粮食产销合作机制,强化粮食储备管理,确保粮食安全。维护水利、电力、供水、交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安全,加大基础设施安全风险排查力度。保障能源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
第二十九章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落实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第一节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全县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校园、医院、高层建筑消防和旅游景区等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消防生命通道等重大安全风险控制工程。建立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强化生物安全和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生物安全治理能力。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完善全链式、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牢牢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提升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风险隐患预警预报领域的应用。加强卫生应急、抢险救援等物资储备,健全重要商品应急保供重点企业制度,完善常态化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机制。
第二节 防范化解社会矛盾
深化“枫桥经验”彭水实践,健全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多元化解纠纷机制,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手段联合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县“心理人才库”,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及心理疏导机制,引导市民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健全信访工作制度,进一步做实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和包联化解制度,切实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县域范围内。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对暴恐案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等的预警预防水平。
专栏18安全稳定重点项目 |
公共安全。建设反恐应急处置力量和装备,智慧街面巡防、智慧小区防控、公交智慧防控等防控体系。 社会稳定。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搭建信息化心理援助公益服务平台,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 |
第十一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形成合力,切实把战略要求转化为战略行动、战略成果。
第三十章 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强化党委决策和监督作用,深刻把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创新理念,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分析和精准研判,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深化拓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警示教育,深入推进“以案改治理、以案改监管、以案改制度、以案改作风”,发扬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以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促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第三十一章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好干部标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发现培养选拔年轻优秀干部,着力把符合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出来、管出来、带出来。强化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村、社区等基层干部培养力度。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落实激励干部充分展现才干、大力创新创业措施,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十二章 推进全面依法治县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加大扶贫、安全生产、生态环境、食品药品、交通安全、教育考试等民生领域执法力度,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全县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必修课。强化法治社会建设,加大对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健全法律服务人员参与信访接待、普法、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机制,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实现乡镇、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全覆盖。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法治观念,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治文化服务体系。
第三十三章 凝聚全县人民共同奋斗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全力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和谐。深入推进群团改革,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贡献力量。完善协调机制,统筹安排好组织、宣传、纪检、统战、政法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形成党委统筹全局,各方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合力促发展的工作格局。引导企业家增强爱国情怀,引导企业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立现代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第三十四章 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
坚决贯彻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和县委要求,制定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县级部门、各街镇(乡)要把指导“十四五”规划实施作为重要责任,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落实本建议确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坚持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谋划好“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强化项目支撑,进一步细化分解各年度任务目标,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加大资源利用、产业结构优化、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民生活等考核指标权重。自觉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提高规划的约束力、执行力,严格依据规划组织实施,确保顺利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县政府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纲要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实施过程中宏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对纲要进行调整时,按程序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