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
关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防灾减灾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推进我县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根据《重庆市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精神,结合我县森林防火工作实际,我局委托中介机构编制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根据《重庆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有关要求,现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重庆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第二节第十七条之规定:“决策事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因情况紧急等需要缩短期限的,公开征求意见时应当予以说明。”由于工作需要,时间紧急,故征求意见期限缩短为7个工作日,截止时间为2023年3月21日。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邮箱1032367233@qq.com反馈。
附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
2023年3月13日
附件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森林防火
“十四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
二〇二二年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险性高,是全球发生最频繁、处置最困难、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森林资源安全的最大威胁,甚至引发生态灾难和社会危机。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保障,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资源安全,事关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安全,事关国土生态安全,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彭水自治县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规范森林防火科研管理,全面提升彭水森林火灾的防控水平,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按照我国林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林业科技工作的总体布局,结合《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重庆市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和《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等相关条例与规定,立足于推进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彭水森林防火工作水平,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危害,实现建设“世界苗乡·养心彭水”的目标。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组织编制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彭水自治县森林防火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用以指导全县森林防火工作。《规划》涵盖全县39个乡镇(街道)森林分布全域,重点实施预警监测系统、通信系统、信息指挥系统、森林消防队伍能力、森林航空消防能力、林火阻隔系统、防火应急道路等七大建设任务,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实现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规划背景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枝繁叶茂一百年,化为灰烬一瞬间”,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面对的最大威胁。森林防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保障,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事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安全,事关国土生态安全,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
彭水自治县地处重庆市东南部,属武陵山区,是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区位优势明显。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彭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维,坚定不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彭水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不断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近年来,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明显降低,全县森林火灾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显著降低,森林防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森林类型以及气候条件,彭水自治县森林防火形势一直以来都比较严峻。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逐年升高,极端灾害天气的频繁出现,使森林防火任务更加艰巨。当前,彭水森林防火面临着森林消防队伍体系建设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防火装备水平不高、火灾隐患突出、火源管理机制不完善、扑救手段不多和防控能力不强的局面,已经无法应对火灾隐患逐渐增多的趋势。
“十四五”时期,既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林业发展和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提升彭水的森林防火智慧综合防控能力,着力解决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难点,彭水自治县林业局组织编制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第二节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修正);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8年修正);
(7)《森林防火条例》(2008年修订);
(8)《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
2.标准及规程规范
(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2004);
(2)《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6);
(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016);
(4)《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T 51292-2018);
(5)《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LY 5104-98);
(6)《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LYJ127-2012);
(7)《林业信息化网络系统建设规范》(LY/T 2172-2013);
(8)《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北京,2013);
(9)《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LY/T 2246-2014);
(10)《森林航空消防工程建设标准》(LY/T 5006-2014);
(11)《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标准》(LY/T 5007-2014);
(12)《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标准》(LY/T 5009-2014);
(13)《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LY/T 2581-2016);
(14)《森林火情瞭望监测设施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北京,2017);
(15)《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北京,2017);
(16)《森林防火瞭望台瞭望观测技术规程》(LY/T 1765);
(17)《综合智能网络技术要求》(YD/T 1429-2003);
(18)《本地通信线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范》(YD/T 5138-2005);
(1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YD5039-2009);
(20)《森林消防装备、机具储备年限规范》(国森防办〔2007〕11号)。
3.政策性文件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33号);
(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11〕135号);
(4)《重庆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关于印发重庆市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落实实施方案的通知》(渝森防指〔2020〕12号);
(5)《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森林草原防火队伍建设的通知》(川编发〔2019〕74号)。
4.其他相关资料
(1)《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
(2)《重庆市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
(3)《彭水自治县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4)《彭水自治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第三节规划概要
1.规划期限及说明
规划期限:5年,即2021年—2025年。
2.规划范围
本森林防火发展规划建设范围涉及彭水自治县国有和集体的森林资源,位于彭水自治县39个乡镇、街道和1个国有林场。
3.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构建比较完备的“七网”(监测预警网、通信网、指挥调度网、阻隔网、水源网、道路网和宣传教育设施网)。实现重点森林火险区和景区不发生重大和特大森林火灾,降低全县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和受害率,减少森林火灾各类经济损失。到2025年,森林防火 24小时火灾扑灭率达到90%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
(1)预警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实现森林草原火情“早发现、早处理”,火情发现时间低于20分钟,重点森林草原火情智能监控覆盖率达95%以上。
(2)森林防火通信系统不断完善。实现平时巡护语音覆盖率80%,实现火场应急通信(语音、视频通信)覆盖率100%。
(3)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系统不断完善。实现监测预警指挥中心互联互通达到80%。
(4)防火专业队伍进一步强大。实现100%县级单位配备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并加强专业队伍营房和训练设施建设。
(5)森林航空消防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24小时扑灭火灾率达到90%,全县森林航空消防覆盖率80%。
(6)林火阻隔系统进一步完善。实现林区道路路网密度1.4米/公顷,林区林火阻隔密度近期达到1.2米/公顷。
(7)宣教体系进一步健全。重点林区、重点部位宣传警示设施达到80%,网络宣传网站建设达到95%。
4.主要建设内容
本规划包括森林防火预警系统建设、森林防火通信系统建设、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森林消防队伍能力建设、森林消防航空能力建设、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程共7项建设内容。
5.投资估算
规划总投资95886.4万元,其中:
森林火灾预警监测系统4054.1万元,占总投资的4.23%;
森林防火通信系统282万元,占总投资的0.29%;
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系统600万元,占总投资的0.63%;
森林消防队伍能力建设1855.5万元,占总投资的1.94 %;
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建设500万元,占总投资的0.52%;
林火阻隔系统88270万元,占总投资的92.06%;
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程324.8万元,占总投资的0.34%。
6.资金来源
总投资95886.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9703.9万元,占总投资的62.27%;市级投资30259.05万元,占总投资的31.56%;县级投资5923.45万元,占总投资的6.18%。
第四节规划总评
本规划与《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重庆市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十四五”林草发展规划》等规划进行了有效衔接,充分结合了彭水自治县森林防火工作的实际情况编制,达到相关规划深度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本规划可作为项目实施的依据。
本规划实施将不断完善彭水自治县森林防火的“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全面提升全县应急管理水平,推进全县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危害;保护全县森林资源和生态建设成就,保持全县森林生态平衡,维护彭水森林景观和森林生态安全,推动全县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助力实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助推彭水乡村振兴工作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规划项目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响应,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规划实施将推动彭水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集森林防火的预防、扑救、保障和宣教以及生态旅游于一体,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重大公益事业。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辖区面积3903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8个镇、18个乡,户籍人口70万人,拥有“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是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全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是重庆的苗乡、中国的苗乡、世界的苗乡。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民俗文化,苗族民歌《娇阿依》、戏剧《木蜡庄傩戏》、杂技《高台狮舞》是彭水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规划10平方公里、分三期打造的苗族风情建筑群—蚩尤九黎城,集中展示和传承苗族文化的厚重和丰富的内涵;一年一度的“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和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已成为传承弘扬苗族文化的重要节赛品牌;刺绣、编织、乌江石、擀酥饼、晶丝苕粉等民族资源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巨大。彭水自然生态优美。彭水峡谷奇险纵横、溶洞千姿百态、山川秀美宜人,拥有摩围山、七曜山等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60.4%,是全市森林资源大县。拥有乌江、郁江等生态水系,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重庆市唯一的“水利能源基地县”。拥有阿依河、摩围山、乌江画廊等融山、水、峰、洞于一身,雄、奇、险、秀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资源,被联合国环境基金会评为“绿色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
1.土地资源
全县共有林地面积253790.5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6.73%。其中森林面积234716.10hm²,森林覆盖率为60.4%。林地分地类来看,有林地面积174905.10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68.92%;疏林地面积384.39公顷,占0.15%;灌木林面积62738.77公顷,占24.7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9300.11公顷,占3.66%;无立木林地面积845.10公顷,占0.33%;宜林地面积5546.86公顷,占2.18%,林业辅助生产用地70.18公顷,占0.02%。
2.矿产资源
彭水探明可开采的矿藏有煤、天然气、白云岩、石英砂岩、铝土矿、铁矿、重晶石、萤石、大理石、石灰岩、方解石等。其中,煤炭储量12116万吨,天然气储量170亿立方米;白云岩探明6000万吨、石英砂岩探明444万吨、铝土矿勘查900万吨、铁矿探明1308万吨、重晶石探明864万吨、萤石探明213万吨、大理石探明5000万立方米、石灰岩储量5亿吨、方解石探明5000万吨。
3.生物资源
彭水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拥有高等维管植物196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种,一级保护植物5种,包括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水杉、银杏;二级保护植物有领春木、盾叶薯蓣、穿龙薯蓣、白辛树、红豆树、黄杉、穗花杉、榉树等68种。珍稀动物资源丰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豹、胡兀鹫等3种,二级保护动物有藏酋猴、猕猴、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等17种,以及以五步蛇为代表的“三有”动物及市级保护动物有83种。
4.水能资源
彭水境内河流均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条,即乌江、郁江、普子河、芙蓉江。流域面积在50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条,即长溪河、诸佛江。流域面积在100-5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条,即中井河、后灶河、木棕河、棣棠河、跳蹬河、里头河、太原河。流域面积在5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2条。彭水境内乌江流长64公里,水流分布对称,与干流构成羽状水系,径流补给以雨水为主。多年平均流量为165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92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26立方米/秒,洪枯流量比率为58.60,最大洪枯水位差29~84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75.24亿立方米。郁江在彭水境内流长83公里,径流补给以雨水为主,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34立方米/秒,年径流量40.68亿立方米。彭水地下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1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出露量为7.9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35.2毫米,水资源总量为106.28立方米(不含乌江)。
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5亿元,居渝东南第3位,人均GDP超过5万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三次产业比从2015年的19.1:42.1:38.8调整为2020年的15.1:32.6:52.3,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健康食品、特色轻工、清洁能源等生态工业集群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中药材加工、苗医苗药等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加快培育。生态旅游业实现量与质的飞跃,全县年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达150亿元,阿依河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并荣获全国AAAAA级旅游景区品牌100强,摩围山被评为市级旅游度假区,蚩尤九黎城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成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1.组织机构
彭水自治县现设有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指挥长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县政府办主任、县林业局局长、县应急局局长担任;成员为: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信息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商务委、县文化旅游委、县卫生健康委、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应急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武警彭水县中队、县消防救援大队、国网彭水供电公司分管负责人。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应急局,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由县应急局分管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森林防灭火法律法规的宣传实施;协调解决全县有关森林防灭火的重大问题;督导建立全县森林防灭火责任制,组织森林防灭火工作检查;指导全县森林防灭火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和指挥森林火灾扑救。乡镇街道和茂云山国有林场均设有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各行政村建有义务扑火队1—2支,每支30—60人,组建民兵预备役应急队伍1支100人,以林场职工和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干民兵为骨干的义务扑火队432支、8160人,无森林扑火专业队伍。而且县、乡、村、社四级森林防火组织较涣散,安全扑火教育不够全面深入,作用不大,管理亟待加强。野外用火巡查制度不够落实,查处野外违章用火力度不够,处罚不严。
2.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现状
彭水自治县现有指挥、宣传、督查相结合的森林防火车1辆,用于地面巡护摩托车8辆,油锯10台、灭火弹2000枚、防火阻燃服100套、二号工具1000把,砍刀500把,防火阻隔带1114公里,防火道路154公里,防火林带127公里。巡护道路50公里,灭火水枪50支,风力灭火机20台,水泵4台,消防铲200把,割灌机8台,发电机2台,睡袋50个,运兵车1辆。以监控为主要任务的瞭望台4座,望远镜4架,位于茂云山林场红椿坨管护站、马楠管护站杉木道、太原管护站化构坪、绍庆街道插旗山。但是,生物防火林带比例不足,瞭望台的作用不大,瞭望覆盖面小,通讯网络不够完善,扑火机具简单配备不足,防火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森林防火的形势较为严峻。
扑救森林火灾无专职森林消防队伍,缺乏简单的常用的扑火装备,更缺乏先进的装备,发生火灾后不能及时有效扑救,并且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3.森林火灾发生成因
构成森林火灾的必要条件有三个:火源、气候因素、林中可燃物。火源是引起森林火灾的首要因素。火源又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森林火灾的火源绝大部分是人为火源。人为火源主要有生产性用火、非生产性火源、故意纵火等。生产性火源主要有烧荒、烧田埂、烧秸秆、炼山造林、烧砖瓦、石灰、炭等;非生产性火源有野外乱扔烟头、取暖烧火、上坟烧纸、小孩玩火等,故意纵火等。火源是三者最为活跃的因素,彭水近几年的森林火灾都是由人为火源引起的,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生产用火、生活用火不慎造成的,如烧灰积肥、小孩玩火、野外乱扔烟头是引发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因此控制火源特别是控制人为火源是避免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其次,气候是引起森林火灾的基本因素。由于气候变化的表现出来的冷暖、干湿等气象因素的趋势和特点,对森林火灾影响加大。彭水森林火灾规律是:林火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发生,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从10月开始逐渐增多,到2、3月份进入高峰,4月以后火灾次数就明显降低,且森林火灾集中发生在春季1-4月。第三,林中可燃物是引起森林火灾的直接因素。可燃物主要有干枯杂草、落叶、树枝、倒木、枯立木等。彭水是重庆市森林资源大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分布广泛。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内可燃物急剧增多林下可燃物负荷普遍超标,森林火灾隐患增多,一旦着火,极易形成火灾。
彭水自治县森林防火工作的基础建设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现有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和能力不足。扑救火灾主要采用人海战术,没有专业的森林防火队伍,森林火灾主要是靠义务扑火队扑救。由于没有经过培训,缺乏扑救森林火灾的知识技能,扑火队伍素质明显不高。
森林火灾监测预警能力不足。林火的预测、预报工作滞后,监控手段相当原始落后,预防上主要还是靠人为肉眼发现后层层报告,导致火情发现晚、扑救迟。
森林防火装备科技含量有待提升。森林防火装备还适应不了防控森林火灾的需要,现有装备数量不足,科技含量不高,扑救森林火灾主要使用砍刀、打火把等极为原始简陋的扑火工具,尤其是控制较大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不高,效率较低。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有待完善。防火通道、以水灭火常规水源地、阻隔带建设滞后,森林自然防御火灾能力差,地处山区,扑救火灾困难。
森林防火资金保障能力有待强化。彭水自治县属国家贫困县,财力不足,森林防火的投入现状还适应不了森林防火发展需要,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彭水自治县森林面积特别是易着火的中、幼龄林面积逐年增加,林区林情日趋复杂,林内可燃物增多,火险等级升高,森林防火任务和难度不断加大,森林防火的任务加重,火源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林内防火阻隔带密度过低、森林防火通道建设滞后、森林消防水源地基本没有等现状),控制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不足。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防火力量特别是基层专业扑火队、森林管护人员与防火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综合防控能力与应急处置森林火灾的需求尚有较大差距;重点林区、重点火险区、敏感部位可燃物过载和林火阻隔网络欠缺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具体工作责任和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轻防范重扑救、重检查轻整改的问题仍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组织指挥不规范,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非常明显。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发生频繁,加上彭水自治县本身冬春季节气候比较干燥,同时是大风季节,这些不利的气候条件使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的难度增加。
森林防火对保护彭水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保护好现有森林、进一步提高森林的综合生态功能,在坚持森林资源保护方针的同时,深化彭水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好全市现有森林,促进森林发展,提高森林覆盖率的重要任务,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保护的基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
森林防火是实现彭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设彭水成为投资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生态环境健康的现代生态城市。要达到这一发展战略的要求,保护好现有森林,控制森林火灾发生,提高彭水自治县森林覆盖率是根本任务,而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则是这一任务的工作重点,亟待加强。
森林防火是实现社会安定的需要。大面积、高强度、燃烧迅速的森林火灾造成人民群众森林资源及其他财产遭受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同时,森林火灾还有可能造成受灾人员停业、受灾企业停产、受灾区域封航、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因此,加强彭水森林防火,是维护全县林区社会秩序稳定,保障社会安定的需要。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深入贯彻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我国森林防火“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发挥“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制度优势,以森林防火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现森林火灾“早预报、早发现、早扑救”和“打早、打小、打了”目标,全面完善彭水林火监控、林火预防、林火指挥和扑救体系,最大限度降低全县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和频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彭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第二节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防救并举。防范胜于救灾,把森林火灾预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加强预警监测,完善分级预警模式和响应机制。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机制。加大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力度,提升防范森林火灾的能力。加强扑火队伍能力建设,提高扑救快速反应和控制火灾能力。
因险设防、实事求是。根据规划区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火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因险设防,确定森林防火的措施与重点。在布设工程项目时,应对原有工程设施、设备等给予充分利用,在投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确保重点工程的实施,以提高火险区的森林防火能力。
统筹规划、分区施策。合理确定规划内容、建设规模,明确建设重点;根据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和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合理划分治理区域,对不同区域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突出重点,对重点治理区域加大投入力度,提升重点区域森林火灾防控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依靠科技、宣传先导。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积极开发、引进、推广先进实用的防扑火设备和技术,加强预警监测、森林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能力建设,构建森林防火信息化体系,大幅提升森林防火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四种能力。注重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公民的森林防火意识,营造全民防火的良好氛围。
第三节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森林防火预防监测及扑救,全面提升彭水自治县林火综合防控能力,建立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构建比较完备的“七网”(监测预警网、通信网、指挥调度网、阻隔网、水源网、道路网和宣传教育设施网),并保持防火体系建设与地区建设同步、防火管理与重点生态区域的高度融合、保持森林防火的完整性和自然性的森林防火体系。实现重点森林火险区和景区不发生重大和特大森林火灾,降低全县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和受害率,减少森林火灾各类经济损失。到2025年,森林防火 24小时火灾扑灭率达到90%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
2.具体目标
——预警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健全全县森林火险分级预警模式和预警模型,提升初期火情发现和辅助决策能力,实现森林草原火情“早发现、早处理”,火情发现时间低于20分钟,重点森林草原火情智能监控覆盖率达95%以上。
——森林防火通信系统不断完善。对现有防火应急通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解决防火通信“最后一公里”通信问题。实现平时巡护语音覆盖率80%,实现火场应急通信(语音、视频通信)覆盖率100%。
——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系统不断完善。县、乡镇(片区林业站)预警指挥中心实现互联互通,实现监测指挥控制实时化、准确化、火场图像可视化、灾后评估的精准化、防火管理网络化和森林防火日常管理业务的办公自动化。实现监测预警指挥中心互联互通达到80%。
——防火专业队伍进一步强大。全面加强森林消防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提升配套设备装备和基础保障,实现100%县级单位配备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并加强专业队伍营房和训练设施建设。
——森林航空消防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力争24小时扑灭火灾率达到90%。新建航空护林直升机临时起降点(野外停机坪)和无人机巡护等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全县森林航空消防覆盖率80%。
——林火阻隔系统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重点林区、重点部位区域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实现林区道路路网密度1.4米/公顷。加强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实现林区林火阻隔密度近期达到1.2米/公顷,发挥林火阻隔系统预防控制森林火灾能力,减低重特大火灾发生概率。
——宣教体系进一步健全。健全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森林防火队伍技能培训和实战培训,提高林火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林区宣传警示设施和防火宣传网站建设,力争重点林区、重点部位宣传警示设施达到80%,网络宣传网站建设达到95%。
通过购买全天候自动巡航、自动识别、自动定位、自动报警的森林草原火情智能监控服务,建立市、区县、乡镇(国有林场)、护林员“四级”智能监控网络,提升初期火情发现和辅助决策能力,实现森林草原火情“早发现、早处理”,火情发现时间低于20分钟,重点森林草原火情智能监控覆盖率达95%以上。主要包括火情监测服务、数据传输服务、业务展示服务、一键接入服务四大部分。
1. 火情监测服务
提供7×24小时火情自动识别、自动定位、自动报警的智能监控服务。(1)提供148个点位的火情监测服务,其中96个3KM火情监测服务,52个5KM火情监测服务。(2)提供点位配套的铁塔租赁服务,其中利用旧存量铁塔服务146个,新增塔桅服务2个。(3) 提供云计算、流媒体转发、存储、安全等相关服务,满足森林草原火情智能监控烟火识别、视频转发、信息存储、安全管理等需求。(4)提供基于B/S架构的森林草原火情智能监控管理服务和设备运维管理服务,提供基于C/S架构的桌面端,基于Android的移动端APP,基于微信的小程序服务,以及相应的云资源服务。
2. 数据传输服务
提供前端监控点、乡镇(街道)及国有林场、后端控制中心、云中心之间的数据专线及互联网传输服务。(1)前端到彭水自治县边缘节点机房,提供148条30Mbps VPN专线服务。(2)彭水自治县边缘节点机房到彭水自治县林业局后端控制中心,提供1条100Mbps 政企OTN专网专线。(3) 彭水自治县边缘节点机房到彭水自治县有防火任务的乡镇(街道)和国有林场,提供VPN专线服务,按照每路4Mbps带宽,根据视频并发路数需求提供服务。其中:保家镇、靛水街道办事处、汉葭街道办事处、桑柘镇、郁山镇5个乡镇(街道)各提供1条50Mbps VPN专线服务;其余35个乡镇(街道)和国有林场各提供1条30Mbps VPN专线服务。(4) 彭水自治县边缘节点机房至云中心机房,提供1条200Mbps政企OTN专网专线服务。(5) 提供护林员APP等互联网访问服务。
3. 业务展示服务
提供火情智能监控的展示服务,实现森林草原火情监控数据、视频图像等可视化展示。显示设备尺寸不小于86英寸,支持4K或以上分辨率,触控点不少于20点,提供USB 3.0、网口(RJ45)、HDMI接口。
4. 一键接入服务
提供已建森林草原防火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本级支撑平台,实现火情报警信息接入、实时及录播视频图像调取、前端设备控制等,提供AI智能识别服务。一键接入服务仅考虑火情报警信息等相关信息的存储。实现一键视频监控接入率100%,对接问题及时处理及保障。
专栏1 森林草原火情智能监控服务
火情监测服务:3KM火情监测服务96个;5KM火情监测服务52个。具体包括3公里高清双光谱森林防火专用云台、5公里高清双光谱森林防火专用云台、可见光烟火识别算法盒子、森林资源监测识别模块、地图联动模块、15米新建简易塔、流媒体转发服务器、边缘分析服务器、存储磁盘阵列(48盘位)、云资源租用、应用平台等。 数据传输服务:30Mbps-VPN专线服务183条;50Mbps-VPN专线服务5条;100Mbps-政企OTN专网专线服务1条;200Mbps-政企OTN专网专线服务1条;100Mbps-互联网出口服务1条。 业务展示服务。包括红外触控智慧LCD液晶屏1台。 一键接入服务。具体包括视频接入及调试服务、视频对接服务的后续对接维护服务、对接视频的可见光算法报警服务、可见光云端算法模型等。 |
第二节森林防火通信系统建设
在全县重点林区和公共网络覆盖差的地区建设以数字超短波为主,以卫星通信和北斗导航系统为辅的森林草原防火应急通信网络,对现有防火应急通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配备通信车、便携站、车载台、手持台等数字超短波设备和北斗、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解决防火通信“最后一公里”通信问题。
1.超短波数字通信系统建设
森林防火超短波通信数字通信系统主要针对语音通信,能够实现平时巡护信息的及时上报,以及在遇到森林火灾时,能够对森林火灾发生位置、大小等信息的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准确上报。建设以超短波数字通信技术形成的语音通信网络,确保在发生森林火灾时,能够使用语音通信系统保障火场信息传输畅通,确保火场前指到基指、地区之间的语音传递率达到100%,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程度。规划设置17套数字超短波高山中继站(含超短波基站及对讲机、超短波应急广播音箱、超短波红外相机图像接收单元等组件)。
2.卫星通信及应急机动通信系统建设
卫星通信建设以北斗通信系统为主,海事卫星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中兴系列卫星等)为辅的卫星通信系统,配套视频图传系统,实现重要火场音视频等信息传输。应急通信是为满足扑救重点林区和重要部位森林火灾的需要,以车载超短波、卫星等多重通信手段为一体的机动通信系统,能够快速提升火场区域组网能力,搭建与各级指挥中心建立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传输通道,保障信息畅通,满足扑火前指指挥调度需求。规划设置卫星通信及应急机动通信系统1套。
专栏2 森林防火通信系统建设重点建设任务
森林防火火场通信系统建设:新建数字超短波高山中继站17个,配备基地调度设备1套,基地台3套,便携式背负台6套,语音网关1套,手持台40台。 卫星通信及应急机动通信系统建设:配备北斗卫星指挥系统1套,北斗车载台(机载台)2台,北斗手持机10台,移动视频单兵系统14套。 |
1.森林防火信息指挥中心
紧密围绕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森林防火指挥调度能力,完善县级预警指挥中心、乡镇(片区林业站)预警站设施设备,强化与协同单位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实时感知、精确指挥”的一体化指挥体系。
规划新建6个预警指挥中心,其中1个县级预警指挥中心,5个乡镇(片区林业站)预警站,升级和完善现有的软、硬件设备(县级预警指挥中心含机房装修改造等相关组件及配套建设,含大屏显示系统、视频会商系统、数据核心交换机、服务器/通信机柜等;乡镇(片区林业站)预警站含工作站、大尺寸监视设备、硬盘录像机、通信接入设备、管理机柜、ups、操作台、空调、简易装修、设备安装支架兼瞭望台等)。县级预警指挥中心负责全县森林防火信息收集和森林防火指挥调度,乡镇(片区林业站)预警站负责各辖区内森林防火相关视频和文字图表信息的收集报送。
2.森林防火综合软件平台建设
按照统一标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以高端、集约、安全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全县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林地一张图 等森林资源信息以及其他情报信息的基础上,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森林防火基础数据、空间地理数据和遥感影像等数据库建设,与重庆市、国家对接,构建统一的森林防火大数据平台,实现各级森林防火预警指挥中心指挥控制实时化、准确化、火场图像可视化、灾后评估的精准化、防火管理网络化和森林防火日常管理业务的办公自动化。
专栏3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系统重点建设任务
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系统:建设县级预警指挥中心1个,在润溪乡、万足镇、龙射镇、太原乡、长生镇5个乡镇(片区林业站)预警站。 |
第四节森林防火消防队伍建设
1.森林消防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建设
优化现有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规划全县组建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10支,其中:以县为建队单位组建专业扑火队伍1支,25~30人;以乡(镇)为建队单位组建半专业队伍9支,共225人。
2.森林消防队伍装备建设
依据《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标准》,为新组建的专业队伍建设配套相关装备,提高队伍的战斗力。设备主要包括防火指挥车、消防车、防火巡护车、扑火机具(含水泵、移动水池、涡流喷射灭火机、火场切割机、手提式防爆探照灯、强光防爆方位灯、夜视镜等)、单兵装备(含训练服、扑火服、扑火靴、照明头盔、水壶、背负式风力灭火机、油锯、二号扑火工具、砍刀、斧子等)、野外生活装备(含移动照明灯、高倍望远镜、班组帐篷、睡袋、自动充气垫、双人帐篷等)等。半专业队伍设备含背负式风力灭火机、油锯、扑火服、高倍望远镜、照明头盔、扑火靴、二号扑火工具、砍刀、喊话器、水壶等。
3.森林消防队伍基础保障建设
按照专业队伍伍建设标准,加强专业队营房、物资储备库和新建训练场地建设,同时对原有的营房维修改造。规划新建训练场地11000平方米,专业扑火营房及现有专业队伍营房达标建设900平方米,以水灭火常规水源地100处。
4.森林火灾案件侦破能力建设
进一步提升森林火灾案件侦破能力,加大对森林火灾案件犯罪行为的依法查处力度,规划对火案执法场所进行规范化改造,购置执法场所配套装备1套,以适应办案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需要;配备火灾案件刑事勘察车及勘察箱。
专栏4 森林防火消防队伍建设重点建设任务
森林消防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建设:以县为建队单位组建专业扑火队伍1支,25~30人;以乡(镇)为建队单位组建半专业队伍9支,225人。 森林消防队伍装备建设:专业队伍装备1套,半专业队伍装备479套。 森林消防队伍基础保障建设:新建专业队伍营房840平方米,现有专业队伍营房达标改造60平方米,新建训练场11000平方米,以水灭火常规水源地100处。 森林火灾案件侦破能力建设:火案执法场所规范化改造100平方米,执法场所配套装备1套,刑事勘察车1辆,勘察箱2套。 |
森林航空消防是扑救森林火灾的尖兵,是林区装备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森林防火的优先发展方向。为提高区域森林航空消防机动灭火能力、火场侦察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规划新建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停机坪)1处,直升机临时取水点1处。
1.林火阻隔带建设
林火阻隔系统是减少森林火灾损失的关键,也是最好的防止林火蔓延扩展的途径,是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的预防性、控制性基础工程,是提高森林资源安全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系统工程。目前,全县林火阻隔带建设严重滞后,“十四五”期间,按照“因险设防、重点突出、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依据全县地形地貌和森林资源分布状况,规划建设防火通道建设455条,长度1377.5km。防火通道宽度为4.5m。其中新建156条,长度324.2km,升级改造299条,长度1053.3km。占用土地总面积1206.72公顷,其中林地面积730.21公顷,采伐面积611.62公顷,采伐蓄积21529.6m3。集体林区防火通道的宽度统一按5.0米设计,国有林区防火通道的宽度统一按5.0米设计。森林防火通道要与外公路连接,路基稳定,排水顺畅,路面满足通行需要。新建型防火通道采用人工及机械作业的方式,达到《林区公路线路设计规范》的要求。
2.生物隔离带设计
为了加快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生物防火阻隔带建设的进度,实施单位在隔离带采伐后,利用防火性能较强的树种实施林相恢复达到森林防火生物阻隔的作用。规划新建生物隔离带37条,长度106.9km,宽度均为40m,占用土地总面积481.05公顷,林地443.53公顷。采伐面积418.77公顷,采伐蓄积15581.0m3。
造林防火林带的树种必须是抗火性能(不易燃烧、阻止林火蔓延的能力)和耐火性能(树木遭火烧后的再生能力)强,适应本地生长的树种。根据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实际情况,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了油茶等作为造林树种。苗木质量规格严格执行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造林使用的苗木必须达到国家Ⅱ级苗木以上标准,具体规格为:苗木类别:播种苗,苗龄2年,地径0.4厘米以上,苗高40厘米以上。栽植后,连续抚育3年,每年抚育一次,抚育时间为夏季。造林后次年苗木成活率达不到85%的,应及时进行补植。幼树期间,对新造林要进行封山,确定专人管护。
3.常规水源地建设
结合林区林火阻隔网络分布情况,按照高风险区和人类活动频繁区域多设,一般火险区和人类活动少的区域少设的原则,以取水半径2-3公里配套建设1座水池的标准,新建森林消防水池。建设选址应为林内低洼空地或靠近林缘的低洼地方。建设消防水池时,考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水池深度以不超过2米为宜。可以在原有山坪塘基础上改建,也可以不锈钢水箱形式进行建设。有条件的消防水池应配备标准取水接口、水位智能感知等设备。水池容积规格以50立方米为宜。规划全县新建森林消防水池84口,提升以水灭火保障能力。
专栏5林火阻隔系统重点建设任务
1.规划建设防火通道共计455条,里程1377.5km,其中新建156条,长度324.2km,升级改造299条,长度1053.3km。 2.新建生物隔离带37条,长度106.9km。 3.新建常规水源地84处。 |
森林火灾不仅受气候、地理、林相等自然因素影响,更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多数森林火灾的发生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加强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火意识,加强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政府主导,媒体协作,教育培训,广泛参与”的要求,突出宣传重点,丰富宣传形式,扩大宣传广度,深化宣传实效,切实提高广大公众的防火积极性,最终达到群防群治、全民参与的森林防火氛围。
1.着力实现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社会化
充分发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宣传教育职能,协调宣传、新闻、教育、文旅、公安及乡镇、街道、村民委员会等部门,构建宣传教育网络格局,从各条战线、各个层面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爱林护林意识。
2.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
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深入开展森林防火教育进学校、进村镇、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对全民进行森林防火科普知识、火灾扑救和安全避险知识的教育,开展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宣传与森林火灾的警示教育,结合普法教育,组织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的培训,强化公众引发森林火灾的法律责任意识。每年防火期,组织开展“宣传月”“宣传周”活动,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发布森林火险预警或黄色、橙色、红色火险警报,与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商合作利用短信平台等方式高密度发布防火宣传警示语,对所有进山游客发送短信提示。在进山路口、林区道路两侧、墓地等重点部位刷写、设置防火宣传标语、标牌,采用广播和多媒体播报森林火险等级预警级别,悬挂森林火险等级预警响应标识旗帜,建立健全重点林区全覆盖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及预警体系。
3.完善防火宣传基础设施
在林区的交通要道口,完善防火检查站建设,以有效管理火源。规划在巡护较难覆盖区域、进入林区的醒目地段和林农交错地区、沿环山路一线设立防火宣传碑和宣传警示牌,制定各类防火宣传物品(例如手提袋、扇子等),配备电子宣传屏、宣传杆、红外语音提示设备、录放机、数码相机、扩音器材等宣传设备,制作彭水防火宣传片1部,在森林防火电子宣传屏、宣传网站等处进行播放。
专栏6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程重点建设任务
新建宣传牌284个,新建宣传碑13座,新建防火检查站45个,购置宣教设备1套,红外宣传杆10套,防火宣传影像视频1套,森林防火技能培训20次、防火演练20次。 |
第一节估算原则
1.坚持尊重实际、实事求是、准确计算、科学安排、厉行节约的原则。
2.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合理使用、注重效益、分项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优先解决突出问题的原则。
4.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原则。
第二节估算依据
1.《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
2.《国家计委〈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
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
4.《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16〕504号)
5.《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14)
6.《森林火情瞭望监测设施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17)
7.通过调查取得有关材料、设施设备及仪器的现行市场价格
第三节估算结果
经测算,彭水自治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总投资95886.4万元,其中:
森林火灾预警监测系统4054.1万元,占总投资的4.23%;
森林防火通信系统282万元,占总投资的0.29%;
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系统600万元,占总投资的0.63%;
森林消防队伍能力建设1855.5万元,占总投资的1.94 %;
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建设500万元,占总投资的0.52%;
林火阻隔系统88270万元,占总投资的92.06%;
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程324.8万元,占总投资的0.34%。
第四节 资金来源
彭水自治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总投资95886.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9703.9万元,占总投资的62.27%;市级投资30259.05万元,占总投资的31.56%;县级投资5923.45万元,占总投资的6.18%。
专栏7 彭水自治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资金来源表
建设项目 |
合计 (万元) |
投资来源 | |||
中央 |
市级 |
县级 | |||
总计 |
95886.4 |
59703.9 |
30259.05 |
5923.45 | |
1 |
森林火灾预警监测系统 |
4054.1 |
0 |
2837.87 |
|
2 |
森林防火通信系统 |
282 |
225.6 |
56.4 |
|
3 |
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系统 |
600 |
410 |
120 |
70 |
4 |
森林消防队伍能力建设 |
1855.5 |
1292.8 |
466.9 |
95.8 |
5 |
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建设 |
500 |
400 |
100 |
|
6 |
林火阻隔系统 |
88270 |
57375.5 |
26481 |
4413.5 |
7 |
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程 |
324.8 |
196.88 |
127.92 |
第一节环境影响分析
1.对植物种类的影响
彭水自治县现有植物群落类型相对单一,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这些树种在彭水各乡镇范围内有着大量的分布,所以项目的实施不会对植物的多样性造成影响。
2.对动物资源的影响
项目建成后,能更好地提升当地的森林防火能力,减少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在面对突发的森林火灾情况时,能及时“打早、打小、打了”。相关防火设施的建成,能更好地预防现有动物的栖息地因自然灾害而被破坏的情况发生,对维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从项目建设使用阶段开始,野生动物因为噪声、废气、频繁的人为活动等因素导致的环境改变而远离项目建设的影响区域,通过严格管理,施工中的人为因素不会对野生动物的个体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更不会造成个别物种的消失。森林防火规划建设虽然对鸟类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会对鸟类造成致命的伤害,对鸟类迁徙的影响较小,对鸟类栖息和繁衍的影响十分微小,同时相关防火设施建设完成后,能更好地保障当地生物栖息地的安全。
3.对生态效能的影响
拟修建的防火规划设施位于山地地貌地区。项目的施工将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会降低局部地段的森林生态防护效能,引发轻微的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防火相关设施施工对原有地表的扰动,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将增加极少数量的水土流失,其中开挖、取土、弃渣等是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林地的使用会使原林地上的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不复存在,并使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加快雨水渗透速度和地表径流速度,降雨直接冲刷地表,造成局部地表径流,增大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带去了大量表土,造成表土流失和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降低,使水源涵养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削弱。项目实施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农耕地、林地,水土流失多为中度,以水力侵蚀为主。
4.对景观风貌的影响
相关防火设施的建设可能造成山体局部的视觉影响,但在建设过程中,边坡采取加固和绿化等措施,基本消除了视觉误差,将其景观影响降到了最低。因而项目拟使用林地对该地区的整体景观风貌影响甚微。在施工期时可能形成裸露地、边坡等地表裸露的视觉反差、临时工程与施工现场等与周围景观的不协调,但是这种影响较为短暂,项目建设完成后,所建临时工程将拆除,路基边坡的防护、绿化等将逐步完成,区域周边自然景观也逐渐得到了恢复。
1.生态效益
森林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但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如森林火灾超过森林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后,系统就会失去平衡。规划实施后,可以提高控制和减少森林火灾的能力,有利于维持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使森林资源充分发挥他的生态作用。规划的实施不但有利于保护区域森林生态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区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护区域生物群落地带的特殊性,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区域野生生物的生存栖息环境,而且还将充分发挥区域森林所具有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调节气候、防止污染、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效能;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森林火灾不仅关系到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的安全,而且也危及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关系到林区的社会稳定和团结。森林防火规划的出台及实施,既是提高社会和公众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森林火灾发生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在保持区域森林生态平衡,维护彭水景区景观和森林生态安全,推动区域绿色生态发展,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规划的顺利实施,也将极大提升乡村振兴中的“造血功能”,有利于“十四五”期间全县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项目建设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就项目本身而言,规划实施后需要持续的投入才能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因此,项目无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可通过减少森林火灾损失来发挥出间接的经济效益。
此外,森林防火事业是一项面向全社会、全人类的社会公益事业,是难以用直接的经济价值来衡量的。本规划以全面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为己任,规划实施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区域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但从长远的、整体的、生态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森林所体现出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金钱也难以衡量的,所保留下来的物种资源和遗传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因此,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价,本规划的实施,其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显著的。
第三节综合评价
本规划与《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重庆市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进行了有效衔接,充分结合了彭水森林防火工作的实际情况编制,达到相关规划深度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本规划可作为项目实施的依据。
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彭水的应急管理水平,推进区域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危害,有效保护好区域森林资源。这些宝贵的森林资源是发展地方经济、维护生态平衡、开展科学研究、丰富人们生活、造福子孙后代的基础。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对当地群众和游客进行科普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森林防火意识,保护自然的意识,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规划的实施,有助于森林旅游项目的快速发展,从而提高规划区的知名度,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规划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响应,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规划实施将推动彭水的可持续发展,集森林防火的预防、扑救、保障和宣教以及生态旅游于一体,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重大公益事业。
将森林防火工程建设纳入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各级防火工程建设领导机构,落实工程建设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发展规划建设,成立彭水自治县森林防火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委、林业、财政、监察、交通、农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护林防火指挥部,由县林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对工程进行指导、检查、监督。
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森林防火经费保障机制。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及装备能力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森林防火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加大投入。加大对专业队伍人员培训经费的投入,强化扑火技能和安全知识的训练,积极推行森林火灾有偿扑救。采取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多层次投入方式,拓宽资金渠道,保障森林防火工程建设。
建立和完善有关森林防火管理的各项制度,林区管理与防火管理高度融合,明确职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定详细工作岗位责任制,建立奖励和激励制度,根据工作岗位、职责的不同,将工作业绩与个人报酬、晋级、晋升相联系,鼓励先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执行工程监理制度,确保各项工程建设质量。在工程建设中,严格质量管理,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标制、项目监理制,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积极在防火管理、技术等方面大力引进人才,引进竞争机制,推行岗位聘任、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加强对森林防火技术人员、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素质和执法水平。建立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制度,制定统一合理的培训计划,逐步实行“先培训后持证上岗”的制度,对重要岗位的技术骨干,重点进行培养。加强与部分院所、高校、学术团体、学术组织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有计划地选派相关人员进修学习。
结合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积极探索森林防火新机制。创建以群众为主的群防群治合作机制,建立有偿托管、区域联防、责权利挂钩的防护机制,强化疏堵结合的火源管理办法,高火险期间有组织地集中用火。建立以各类护林防火协会组建的基层扑火组织为基础,专业(半专业)为骨干,武警部队为突击队的多层次扑火队伍。构建以预防预警系统为重点的防火设施体系,提高预防和扑救能力,积极推行森林火灾保险保障机制,提高全社会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程度。
项目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森林防火专业队 |
人 |
100 |
||
护林员 |
人 |
190 |
||
森林公安 |
队伍数量 |
个 |
1 |
|
人员数量 |
人 |
16 |
||
林火信息指挥 |
计算机及网络系统 |
套 |
1 |
|
指挥车 |
辆 |
1 |
||
物资储备库 |
平方米 |
80 |
||
火情瞭望监测 |
瞭望塔 |
座 |
4 |
|
望远镜 |
架 |
4 |
||
巡护道路 |
千米 |
50 |
||
摩托车 |
辆 |
8 |
||
扑火机具装备 |
2号工具 |
套 |
1000 |
|
灭火水枪 |
支 |
50 |
||
风力灭火机 |
台 |
20 |
||
油锯 |
台 |
10 |
||
水泵 |
台 |
4 |
||
砍刀 |
把 |
500 |
||
消防铲 |
把 |
200 |
||
割灌机 |
台 |
8 |
||
防火阻燃服 |
套 |
100 |
||
睡袋 |
套 |
50 |
||
发电机 |
台 |
2 |
||
运兵车 |
辆 |
1 |
||
灭火弹 |
枚 |
2000 |
||
林火阻隔系统 |
防火道路 |
千米 |
154 |
|
防火隔离带 |
千米 |
1114 |
||
防火林带 |
千米 |
127 |
表2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规划表
序号 |
项 目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一 |
森林火灾预警监测系统 |
|||
1 |
火情监测服务 |
|||
1.1 |
3KM火情监测服务 |
个 |
96 |
包括3公里高清双光谱森林防火专用云台、森林资源监测可见光烟火识别算法盒子、森林资源监测识别模块、地图联动模块、15米新建简易塔、边缘分析服务器、云资源租用、应用平台等。 |
1.2 |
5KM火情监测服务 |
个 |
52 |
包括5公里高清双光谱森林防火专用云台、森林资源监测可见光烟火识别算法盒子、森林资源监测识别模块、地图联动模块、15米新建简易塔、边缘分析服务器、云资源租用、应用平台等。 |
2 |
数据传输服务 |
|||
2.1 |
30Mbps-VPN专线服务 |
条 |
183 |
|
2.2 |
50Mbps-VPN专线服务 |
条 |
5 |
|
2.3 |
100Mbps-政企OTN专网专线服务 |
条 |
1 |
|
2.4 |
200Mbps-政企OTN专网专线服务 |
条 |
1 |
|
2.5 |
100Mbps-互联网出口服务 |
条 |
1 |
|
3 |
业务展示服务 |
套 |
1 |
红外触控智慧LCD液晶屏1台。 |
4 |
一键接入服务 |
套 |
20 |
视频接入及调试服务、视频对接服务的后续对接维护服务、对接视频的可见光算法报警服务、可见光云端算法模型等。 |
二 |
森林防火通信系统 |
|||
1 |
防火火场通信系统建设 |
|||
1.1 |
数字超短波高山中继站 |
台 |
17 |
|
1.2 |
基地调度设备 |
套 |
1 |
|
1.3 |
基地台 |
套 |
3 |
|
1.4 |
便携式背负台 |
套 |
6 |
|
1.5 |
语音网关 |
套 |
1 |
|
1.6 |
手持台 |
台 |
40 |
|
2 |
通信及应急机动通信系统建设 |
|||
2.1 |
配备北斗卫星指挥系统-500 |
套 |
1 |
|
2.2 |
北斗车载台(机载台) |
台 |
2 |
|
2.3 |
北斗手持机 |
台 |
10 |
|
2.4 |
移动视频单兵系统 |
套 |
14 |
|
三 |
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系统 |
|||
1 |
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设施设备 |
套 |
1 |
|
2 |
乡镇(片区林业站)预警站 |
个 |
5 |
含工作站、大尺寸监视设备、硬盘录像机、通信接入设备、管理机柜、ups、操作台、空调、简易装修、设备安装支架瞭望台等 |
四 |
森林消防队伍能力建设 |
|||
1 |
新建专业队伍及装备 |
支 |
1 |
包括运兵车、机具装备车、森林灭火水车(标准型、泡沫型、充气型)、电动喷水器、油锯、串联式高压水泵、防火服 |
2 |
森林消防半专业队伍及装备建设 |
套 |
479 |
包括风力灭火机,油锯,灭火水枪,串联式高压水泵,防火服,对讲机,照明工具,方位灯、饮用水及食品等 |
3 |
专业队伍基础保障 |
|||
3.1 |
新建专业队伍营房 |
平方米 |
840 |
|
3.2 |
现有专业队伍营房达标 |
平方米 |
60 |
|
3.3 |
新建训练场 |
平方米 |
11000 |
|
3.4 |
以水灭火常规水源地 |
处 |
100 |
|
4 |
火案侦破能力建设 |
|||
4.1 |
火案执法场所规范化改造 |
平方米 |
100 |
|
4.2 |
执法场所配套装备 |
套 |
1 |
包括IP高清审讯室配置(询问室、讯问室)、辨认室、办案区监控配置、门禁系统、办公设备以及施工及线材等 |
4.3 |
刑事勘察车 |
辆 |
1 |
|
4.4 |
勘察箱 |
套 |
2 |
|
五 |
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建设 |
|||
1 |
直升机临时起降点 |
处 |
1 |
|
2 |
直升机临时取水点 |
处 |
1 |
|
六 |
林火阻隔系统 |
|||
1 |
林火阻隔带 |
|||
1.1 |
新建防火通道 |
公里 |
324.2 |
|
1.2 |
升级改造防火通道 |
公里 |
1053.3 |
|
2 |
生物隔离带 |
|||
2.1 |
新建生物隔离带 |
公里 |
106.9 |
|
3 |
新建常规水源地 |
个 |
84 |
消防水池50-200立方米 |
七 |
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程 |
|||
1 |
新建宣传牌 |
个 |
284 |
|
2 |
新建宣传碑 |
座 |
13 |
|
3 |
新建防火检查站 |
个 |
45 |
|
4 |
宣教设备 |
套 |
1 |
|
5 |
红外宣传杆 |
套 |
10 |
|
6 |
防火宣传影像视频 |
套 |
1 |
|
7 |
森林防火技能培训 |
次 |
20 |
每年培训2次 |
8 |
防火演练 |
次 |
20 |
每年防火演练2次 |
表3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项目投资估算表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规划任务 |
单价(万元) |
投资(万元) |
资金来源(万元) |
比例 | ||
中央 |
市级 |
县级 | |||||||
总计 |
95886.4 |
59703.9 |
30259.05 |
5923.45 |
100.00% | ||||
一 |
森林火灾预警监测系统 |
4054.1 |
0 |
2837.87 |
1216.23 |
4.23% | |||
1 |
火情监测服务 |
3293.4 |
2305.38 |
988.02 |
|||||
1.1 |
3KM火情监测服务 |
个 |
96 |
21.55 |
2068.8 |
1448.16 |
620.64 |
||
1.2 |
5KM火情监测服务 |
个 |
52 |
23.55 |
1224.6 |
857.22 |
367.38 |
||
2 |
数据传输服务 |
742.5 |
519.75 |
222.75 |
|||||
2.1 |
30Mbps-VPN专线服务 |
条 |
183 |
3.3 |
603.9 |
422.73 |
181.17 |
||
2.2 |
50Mbps-VPN专线服务 |
条 |
5 |
5.3 |
26.5 |
18.55 |
7.95 |
||
2.3 |
100Mbps-政企OTN专网专线服务 |
条 |
1 |
39.3 |
39.3 |
27.51 |
11.79 |
||
2.4 |
200Mbps-政企OTN专网专线服务 |
条 |
1 |
68.2 |
68.2 |
47.74 |
20.46 |
||
2.5 |
100Mbps-互联网出口服务 |
条 |
1 |
4.6 |
4.6 |
3.22 |
1.38 |
||
3 |
业务展示服务 |
套 |
1 |
11.4 |
11.4 |
7.98 |
3.42 |
||
4 |
一键接入服务 |
套 |
20 |
0.34 |
6.8 |
4.76 |
2.04 |
||
二 |
森林防火通信系统 |
282 |
225.6 |
56.4 |
0 |
0.29% | |||
1 |
森林防火现场通信系统建设 |
239 |
191.2 |
47.8 |
|||||
1.1 |
数字超短波高山中继站 |
台 |
17 |
10 |
170 |
136 |
34 |
||
1.2 |
基地调度设备 |
套 |
1 |
15 |
15 |
12 |
3 |
||
1.3 |
基地台 |
套 |
3 |
3 |
9 |
7.2 |
1.8 |
||
1.4 |
便携式背负台 |
套 |
6 |
3 |
18 |
14.4 |
3.6 |
||
1.5 |
语音网关 |
套 |
1 |
3 |
3 |
2.4 |
0.6 |
||
1.6 |
手持台 |
台 |
40 |
0.6 |
24 |
19.2 |
4.8 |
||
2 |
卫星通信及应急机动通信系统建设 |
43 |
34.4 |
8.6 |
|||||
2.1 |
配备北斗卫星指挥系统-500 |
套 |
1 |
7 |
7 |
5.6 |
1.4 |
||
2.2 |
北斗车载台(机载台) |
台 |
2 |
3.5 |
7 |
5.6 |
1.4 |
||
2.3 |
北斗手持机 |
台 |
10 |
1.5 |
15 |
12 |
3 |
||
2.4 |
移动视频单兵系统 |
套 |
14 |
1 |
14 |
11.2 |
2.8 |
||
三 |
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系统 |
600 |
410 |
120 |
70 |
0.63% | |||
1 |
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设施设备 |
套 |
1 |
500 |
500 |
360 |
120 |
20 |
|
2 |
乡镇(片区林业站)预警站 |
个 |
5 |
20 |
100 |
50 |
50 |
||
四 |
森林消防队伍能力建设 |
1855.5 |
1292.8 |
466.9 |
95.8 |
1.94% | |||
1 |
新建专业队伍及装备 |
项 |
1 |
180 |
180 |
144 |
36 |
||
2 |
森林消防半专业队伍及装备建设 |
套 |
479 |
0.5 |
239.5 |
143.7 |
95.8 |
||
3 |
专业队伍基础保障 |
1375 |
1100 |
275 |
|||||
3.1 |
新建专业队伍营房 |
平方米 |
840 |
0.25 |
210 |
168 |
42 |
||
3.2 |
现有专业队伍营房达标 |
平方米 |
60 |
0.25 |
15 |
12 |
3 |
||
3.3 |
新建训练场 |
平方米 |
11000 |
0.05 |
550 |
440 |
110 |
||
3.4 |
以水灭火常规水源地 |
处 |
100 |
6 |
600 |
480 |
120 |
||
4 |
火案侦破能力建设 |
61 |
48.8 |
12.2 |
|||||
4.1 |
火案执法场所规范化改造 |
平方米 |
100 |
0.3 |
30 |
24 |
6 |
||
4.2 |
执法场所配套装备 |
套 |
1 |
5 |
5 |
4 |
1 |
||
4.3 |
刑事勘察车 |
辆 |
1 |
20 |
20 |
16 |
4 |
||
4.4 |
勘察箱 |
套 |
2 |
3 |
6 |
4.8 |
1.2 |
||
五 |
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建设 |
500 |
400 |
100 |
0 |
0.52% | |||
1 |
直升机临时起降点 |
处 |
1 |
300 |
300 |
240 |
60 |
||
2 |
直升机临时取水点 |
处 |
1 |
200 |
200 |
160 |
40 |
||
六 |
林火阻隔系统 |
88270 |
57375.5 |
26481 |
4413.5 |
92.06% | |||
1 |
林火阻隔带 |
87102.95 |
56616.92 |
26130.89 |
4355.15 |
||||
1.1 |
新建防火通道 |
公里 |
324.2 |
73 |
23904.95 |
15538.22 |
7171.49 |
1195.25 |
|
1.2 |
升级改造防火通道 |
公里 |
1053.3 |
60 |
63198 |
41078.70 |
18959.40 |
3159.90 |
|
2 |
生物隔离带 |
549.65 |
357.27 |
164.90 |
27.48 |
||||
2.1 |
新建生物隔离带 |
公里 |
106.9 |
5.14 |
549.65 |
357.27 |
164.90 |
27.48 |
|
3 |
新建常规水源地 |
个 |
84 |
7.35 |
617.4 |
401.31 |
185.22 |
30.87 |
|
七 |
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程 |
324.8 |
0 |
196.88 |
127.92 |
0.34% | |||
1 |
新建宣传牌 |
个 |
284 |
0.2 |
56.8 |
34.08 |
22.72 |
||
2 |
新建宣传碑 |
座 |
13 |
1 |
13 |
7.8 |
5.2 |
||
3 |
新建防火检查站 |
个 |
45 |
5 |
225 |
135 |
90 |
||
4 |
宣教设备 |
套 |
1 |
10 |
10 |
6 |
4 |
||
5 |
红外宣传杆 |
套 |
10 |
1.5 |
15 |
9 |
6 |
||
6 |
防火宣传影像视频 |
套 |
1 |
5 |
5 |
5 |
|||
7 |
森林防火技能培训 |
次 |
20 |
0.5 |
10 |
10 |
|||
8 |
防火演练 |
次 |
20 |
1 |
20 |
20 |